《全清词_顺康卷》指瑕

《全清词_顺康卷》指瑕

ID:43133105

大小:105.1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7

《全清词_顺康卷》指瑕_第1页
《全清词_顺康卷》指瑕_第2页
《全清词_顺康卷》指瑕_第3页
《全清词_顺康卷》指瑕_第4页
《全清词_顺康卷》指瑕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清词_顺康卷》指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耐启2004年第6期《全清词•顺康卷》指瑕◎潘承玉[播要]《全清词•顺康卷》的出版被幣为学术界与出版界的一大盛审,但巨空之最,在所*免,主要表现在明人误作清人、一人前后两处著录、词人生卒年不确等审实讹课,及误收南明反清忍士、转别是大量著录明遺民之作等体例乖违诸方面。[关■词]全清词爭实讹误体例乖违[作者简介]潘承玉,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广东广州,510275。〔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04)06-0134-05《全清词・顺康卷》(中华书

2、局,2002年)的岀版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巨璧之瑕,在所难免,主要表现在明人误作清人、一人前后两处著录、词人生卒年不确等事实讹误,及误收南明反清烈士、大董著录明遗民之作等体例乖违诸方面。一、事实讹误(一)明人误作清人该卷第一册第8页收卓发之《如梦令》等词三首,小传称:“卓发之,字左车,浙江仁和人,明崇祯六年(1632)以乡荐为副贡。著有《水一方诗草》。”这样的介绍没有大错.错的是编者不知,早在明亡之前七年,卓发之已去世了。卓发之即晚明文学奇才卓人月之父,是当时江南文坛知名度颇高的一位文人,卓人月进步的文学思想、杰出

3、的文学才华和在文坛的极大影响都与其父相关。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人物,但一直受到文学史研究的忽视。卓发之,字左车,号莲旬,一生跚躅科场.仅得副贡荣身,与汤显祖、顾宪成、钱谦益、陈继儒、袁宏道、钟惺、谭元春、释紫柏、憨山等众多明末著名文学家和复社人物均有交游,著有《水一方诗草》、《漉篱集》、《今文线》、《经世略》等。因生前两栖于仁和塘栖与南京清凉山,故阮元《两浙辖轩录》卷三与陈作霖《金陵通传》卷二十二均载其事迹。崇祯刊本《漉篱集》二十五卷(卷九为词)、《遗集》一卷以“书中多悖妄之词”遭乾隆间禁毁,现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其

4、诗文创作凭借坎坷的人生遭际、师事佛禅而来的灵敏悟性以及对古代文化的广泛涉猎和深厚造诣,摆脱了文坛时风的雾障,昂然形成了口己独特的风格,汤显祖等人以“江左卧龙”、“秣陵珠树”誉之(叶灿《漉篱集序》)。樊良枢评曰:“国朝王李诸家但袭冠裳,未露心骨;会稽、公安便欲全脱初盛,恨半落宋元。若莲旬《江南》诸什,口岀手眼,直抒性情,癱廉若秋云,荡荡如流水,可谓极文人之致,登作者之坛矣。”董其昌对其各体诗的成就更是揄扬备至:“读莲旬五言古诗,峰峦耸峙,骨法峻塔,奇花异卉生岩罅中如石上群,盖其吐纳呼吸冶铸苏李,而光芒烛天,神锋独霜;

5、七言古昔人以少陵《兵车》祖祢《木兰》,余谓谪仙《蜀道》挥斥屈宋以拟莲旬,差堪仿佛,故如江海横流,骐聯暴怒,驱柏梁诸子而蹴蹋之,若汉高之颠倒豪杰也。”(《漉鶯集》卷首《读〈漉篱集〉总论》)散文则在直抒性情中贯穿一种批判现实的尖锐思想,如对八股文和科举制度的批判丝毫不让于后来的蒲松龄和吴敬梓。《漉篱集》卷十《舸阁草序》云:“本朝以内圣外王之学望制艺之士,士以制艺致身霄汉矣,乃徵德行,则侧席而别举贤良;御蠡贼,则拊俾而旁求颇牧。……今科名之陋,陋于八股。”同卷《叶司成传稿序》则曰:“国家举天下英雄束之枯管三寸之内,又束以

6、经生一家之言,取其断断无用者,阴夺其气而弱其骨,以寓销锋锚、放马牛之意,至深远也!乃一旦有事,必将误于经生之手。”据国家图书馆所藏天启元年卓发之自刻《卓氏遗书》卷二《家传》,卓发之生于明万历十五年丁亥(1587)八月十八日。其卒年,崇祯传经堂刻本《漉篱集》二十五卷后附《漉篱遗集》一卷,卷首题“戊寅作”,卷前徐士俊序和卷末滁上罗瑕公所作《莲旬西归公案》,更明确记载卓发之病卒于崇祯十年戊寅(1638)八月十六日,《全清词・顺康卷》致误之由,或亦有本。康熙间卓尔堪所编《遗民诗》卷三、卷九,民国张其没著《明代千遗民诗咏》卷

7、六,近年专力明遗民研究的著名学者谢正光撰《明遗民传记索引》等,即均误收了此人。(二)一人当作两人,前后两处著录该卷第一册第210页起收录来镐《应天长》等词64首,小传云:来镐.字元成,浙江萧山人,继绍子。生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选授皖城司李。甲申后,削发入山,课耕读以自给。清顺治十年(1653),尝作五十自寿词,未明所终。有《倘湖诗馀》。紧接其后,又于第226-227页收来集之《唐多令》等词3首,小传云:来集之,字元成,号倘湖,浙江萧山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崇祯十三

8、年(1640)进士,司李皖城。升授兵科给事中,改枢部,未几晋太常少卿。明亡,归萧山。卒于康熙八年(1669)。著有《南行偶笔》、《倘湖遗稿》等。且不论后者的卒年错误,无庸任何辞费即可看出,这两个人完全是一个人。再看第226页所收来集之《唐多令・实即第222页所收来常《唐多令・题画村居》:江上旧青山。松根[第222页作“枝”]长掩关。数年来、奔走尘寰。松[第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