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片的插入》说课稿

《中图片的插入》说课稿

ID:43133851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7

《中图片的插入》说课稿_第1页
《中图片的插入》说课稿_第2页
《中图片的插入》说课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图片的插入》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中图片的插入》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WORD中图片的插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预期效果、教学总结六方面展开我的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是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第20课《WORD中图片的插入》的内容,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WORD文本的编辑和排版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在WORD中插入图片的方法。课本介绍了插入剪贴画的方法以及图片在文章中的调整方法,以达到学生不但能插入图片,还能够让图文合一,实现简单的图文混排。本课内容直观,灵活有趣,可以充分调动

2、学生的手和脑,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掌握一种简单有趣的图文混排方法。2、说教学目标基于本课时教材的地位,根据本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我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根据图片的大小移动图片的位置,学会设置文字环绕方式(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3)情感目标:通过宣传单的设计激发学生对美丽风景的热爱3、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各种方法,难点是如何使图文混排的效果达到美观。4、课前准备设备:多媒体机房学生:要求掌握

3、了文字的输入和简单编辑排版的方法教师:准备没有图文混排的文章和图文混排好的文章各一篇说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在信息技术知识方面,通过一年多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已能进行一些基本的操作,但是学生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我放手让他们自学,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让他们在同学和老师的指导、示范讲解下完成任务。三、说教法和学法教法:演示法、讲述法、任务驱动法等学法:合住瑩探穷忸:瑩白士単□筲在实际教華中,我将以華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动手操作为主线,采用“讲述法”“演示法

4、J“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来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演示法一激发学生的兴趣,讲述法一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任务驱动法一则使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完成本节课学习任务。四、说教学过程为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性教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其自由的发挥,从而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并且妙趣横生。对于操作能力差的同学,则需适当点拨。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有这样几个环节:在大屏幕先后演示准备好的两篇文章:纯文字版的和图文混排版的。让学生说说更喜欢哪一篇?喜欢

5、的原因是什么?这样通过文字演示,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课课题。2、新授演示并讲述:同学们,现在请看着自己的屏幕,看看如何在WORD中插入图片?接着向学生简介插入剪贴画和来自文件的图片的方法,接下来让每个同学试一试,等学生基本掌握后,接着向学生简介编辑、处理方法并演示。然后让学生自己试一试,以上知识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为主,接下来的知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等学生基本掌握后,告诉他们其实图片和文字的关系,我们还可以把它们编排的更好怎样来进行图文混排呢,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自学并动手试一试,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行上机操作。这时,

6、鼓励学生遇到问题相互讨论.协作解决,在此期间,及时处理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接着请学生示范他们的操作过程。因为计算机学习重在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达到教学目标,因而我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少于整节课的一半,这样把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占主体地位,老师只充当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学生自己输入文章,再对文章进行图文的混排进行编辑o4、成果展示将一些成功的,有创意的作品通过屏幕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并通过简单点评,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创作的快乐。最后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学生活中去。5、布置作业请同学们精心设计一份图文并茂的“我去过的旅游

7、景点”宣传单,并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老师。五、教学预期效果整节课在讲述时,力求语言之简捷,意在起抛砖引玉的功效,极大限度的留给学生去思考、去发挥、去创新,以便教学目标能够达成,教学重点、难点得以突出和突破。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图片”工具栏的组成和使用方法,掌握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和使用技巧,掌握“文字环绕”的设置,掌握图文混排的方法。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信息科学系08现教28号孙春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