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ID:43141549

大小:174.6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27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_第1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_第2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_第3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_第4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课堂演练当堂达标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根源是()A.法家政治改革的影响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D.各国君主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解析:变法运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r适应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需要。答案:B2.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軌则损(减产)亦如之。”据此可知,李悝主张()A.精耕细作B.奖励耕织C.土地私有D.重农抑商

2、解析:根据材料“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可知古代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采取精耕细作的方式才能增加农业产量,故A项正确;奖励耕织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土地私有制度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明确主张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的是商鞅,不是李悝,故D项错误。答案:A3・吴起在楚国变法时宣布封君子孙传三世即收其爵禄,裁撤无用、不急的官,并迁徙部分贵族到边远地区从事开发。这些措施()①适应了集权统治的需要②反映了法家思想在楚国盛行③易遭到世袭贵族的反对④有利于楚国边远地区的开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

3、③④D.②③④解析:根据材料“收其爵禄,裁撤无用、不急的官”可知,变法措施削弱贵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当然也会遭到贵族的反对,故①③正确;吴起以法家思想变法,但不能说明整个楚国法家思想流行,故②错误;迁徙部分贵族到边远地区从事开发,有利于边远地区的发展,故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答案:C4.唐朝宰相杜佑曾评论道:“周之兴也得(姜)太公,齐之霸也得①,魏之富也得②,秦之强也得③,……上以成王业,兴霸图;次以富国强兵,立事可法。”下列填写准确的是()A.①管仲②吴起③韩非B.①庄周②孙武③孙膑C.①孟轲②墨翟③荀况D.①

4、管仲②李悝③商鞅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管仲相齐使齐国成为春秋首霸,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变法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魏国因此而富强,而秦国的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5.公元前4世纪,秦国改革面临的有利的客观条件是()A.秦国国君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秦国旧的奴隶主势力相对较弱C.秦国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D.长期扼制秦国的晋国已分裂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四项皆是秦国面临的有利条件,而A、B、C三项皆是秦国自身具备的主观条件,故D项符合题干要求。答案:D

5、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魏国其“俗刚强,多豪杰侵夺,薄恩礼,好生分(私有制)”。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启用了李悝主持变法。李悝推行“务尽地力”,他指出:在百里见方的范围,农民“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斗);不勤,则损亦如之。”这一进一出,就要相差“粟百八十万石”。《史记•平准书》记载了李悝农业政策:“故庶入之富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灭世。”商人贱价向农民买入,高价卖给市民,造成了“汆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为此,李悝又实行了平汆法。—一白至德《白寿

6、彝史学二十讲:上古时代》(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悝实施经济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悝经济改革的历史作用。答案:(1)分封制、宗法制崩溃,社会剧变;铁器、牛耕推广,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商业发展需要社会治理;士人受到重用,参与改革。(2)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趋势;强化了农本思想,发展了农业;加强了经济管理,提高了财政收入;有利于魏国的发展,使魏国一度成为强国;为战国其他诸国提供改革借鉴。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最早的法典,是李悝的《法典》。据陈群《魏律序》,李悝为魏文侯相,撰

7、次诸国法所为。这一部书,在当时……算作一部佳作,所以商君“取之以相秦”,没有重撰……《法经》共分六篇,是(一)盗,匚)贼,(三)网,(四)捕,(五)杂,又以一篇著其加减。盗是侵犯人的财产,贼是伤害人的身体。盗贼须网捕,所以有网捕两篇。其余则并为杂律。吕思勉《中国文化史》根据材料概述《法经》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答案:特点:广泛吸收诸国精华;以刑法为主。原因: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维护小农经济;以法家思想为指导,重罚轻礼。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2课“为秦开帝业〃一一商鞅变法课堂演练当堂达标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指导思想是(

8、A.农商并重C.重商主义B.重农抑商D.无为而治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指导思想是重农抑商,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答案:B2•“孝公用商君……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务本”主要是指()A.建立县制B.什伍连坐C.奖励耕织D.焚烧诗书解析:从材料可知其“倾邻国”“雄诸侯”的是“务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