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2《安塞腰鼓》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

七年级语文上册2《安塞腰鼓》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

ID:43141564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6

七年级语文上册2《安塞腰鼓》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2《安塞腰鼓》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2《安塞腰鼓》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2《安塞腰鼓》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2《安塞腰鼓》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安塞腰鼓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熟练掌握本课字词。学会品读,赏析文章简洁、凝练、诗化的语言,2.过程与方法: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本文语言形式与内容表达高度统一的写作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和其中的生命律动;理解作者对生命与力量的赞美,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重点:品读,赏析文中简洁、凝练、诗化的语言,培养生自主合作,质疑探究的能力,理解作者对生命与力量的赞美。难点:学习本文语言形式与内容表达高度统一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

2、: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古老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风沙漫天。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它是一片贫瘠落后的土地,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却产生了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一一安塞腰鼓。对,这就是腰鼓,可是为何安塞的腰鼓如此出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多媒体投影:课题、作者)2.介绍安塞腰鼓。(多媒体投影)。二、整体感知:1.接下来,我们检査一下预习效果。字词(多媒体投影)。2.解决了字词,下面让我们走进文本,聆听安塞腰鼓。请五个同学和我一起读课文,(广4)(5~13)(14~17)(17~22)(

3、23~27)(2旷30)其他同学听。听的时候有要求。将你感受特别深刻的词语或句子做上记号。(投影)。师生共同读课文。3.你听出了一个的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腰鼓。2.师明确:“好一个安塞腰鼓”一句反复出现了四次,是文屮写安塞腰鼓艺术的分水岭,分别从四个方面写安塞腰鼓的美。据此,我们可以将课文分为这样四个部分。场面美、鼓声美、后生美、舞姿美。投影岀示:文章结构。(3)四个“好一个安塞腰鼓”间隔岀现,构成一种修辞手法,叫作间隔反复;使用这这修辞手法有怎样的效杲?师明确:间隔反复的修辞手法的

4、作用:形成回环往复的气势,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投影(4)文章写得很美,其实,为了表现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画面美、音乐美;作者用他的生花妙笔,把安塞腰鼓雄浑壮美的视觉冲击转化成了对我们的心灵的震撼;我们要进行进一步的感受和体会。三、朗读品味1.师:下面我们就共同进入朗读品味阶段。朗读哪些画面使你有痛快淋漓,难以忘怀的感受?请找出來,大声朗读一下。找1个学生读,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感受;并互相打分,点评。)此处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安塞腰鼓。2.为什么这些语言给你这种感受?(多媒体投影。)师引导:从大家的朗读中,我们似乎听到了

5、激越的鼓声,感受到了那烈火般的舞蹈,文章为什么会这么有气势?你能否从文章的语言材料中找一点依据?(多媒体显示)(1)运用比喻使描写的对彖更加形彖生动具体;(2)运用排比使文章的气势更加恢宏、雄浑有力,用来描写安塞腰鼓很适度。(3)这篇文章中还有很多独句段,还有很多短句,如“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短促、激烈,有强烈的节奏感,正如急促的鼓点。3.怎样朗读才能传达出这种感受?投影朗读指导:先确定感情基调:激昂、赞美再看语速:比较快读出层次重音:注意动词停顿:注意标点展开想象,加上对文章的理解根据例句重点

6、指导: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一一安/塞/腰/鼓!1.岀示朗读指导,在小组内品一品,读一读。5分2.找3个同学展示一下。3.朗读比赛。展示成果。配乐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B.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屮,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C.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

7、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悟安塞腰鼓4.师:知人知文,要想更贴切的传达出安塞腰鼓的气势、精神,我们就要走进作者的内心。请看大屏幕。作者简介。&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大声地朗读出来,再一次体会安塞腰鼓的壮美,然后谈谈你对课文内涵的理解。教师摘要出示:A.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文章。B.歌颂阳刚之美。C.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D.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四、质疑探究学生合作探究。教师根据学生有可能发表的见解及收集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准备,并适时点拨:(多媒体选

8、择演示)(1)为了表现安塞腰鼓的激越,开头和结尾都写了怎样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这是以动衬静,以动衬静的写法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屮早有运用,正所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2)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一一难道江南真的打不得腰鼓吗?任何艺术的产生都与特定的地域和历史文化渊源有关。江南的文化风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