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

2、2-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

ID:43152023

大小:4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7

2、2-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_第1页
2、2-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_第2页
2、2-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2、2-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2气压带和风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并培养和捉高学生绘制原理形成示意图的地理技能。2.使学生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2.通过对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两图示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读图思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和原因。3.利用成因分析法引导学生探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机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重点】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2.气压带和风

2、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难点】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特别是低纬环流圈中高空气流在30的纬度处的运动规律,极地东风与中纬曲风相遇时气流运动规律,内容较抽象,一般学生较难理解。【教学设计】(讲述)前边学习了大气运动,太阳辐射对地表加热是不均匀的,造成高低纬度间温度丼异,这种热量上的弄异会使全球大气有规律地运动起來。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2)成因: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的不同而产生的热量弟异。(3)意义:输送热量和水汽,影响天气和气候。(讲述)全球

3、大气是如何运动的?我们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而上运动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我们以北半球为例来看大气的运动。2.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1)前提条件和形成因索: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索是高低纬Z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2)形成过程(以北半球为例,结合下图)①低纬环流(提问)赤道与极地附近的热量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两地气流是怎样垂直运动的?——赤道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所以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极地地面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使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所以高空的空气水平方向上由赤道向极地

4、运动,而近地面的空气则由极地向赤道运动。我们将赤道近地面形成的低压带称为赤道低压带;而在极地近地而形成的高压带称为极地高压带。(转折)但是水平运动的大气不可能由赤道运动到极地,或者由极地到达赤道,因为大气在运动过程中,时刻都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从赤道上空向北极运动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由南风逐渐向右偏转成西南风,到北纬30°附近气流已经转变为西风,于是这些气流便不能继续北进,而是变成口西向东运动。随着赤道上空的气体源源不断地流过來,在北纬30。上空不断堆积,于是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使地而(北纬30。附近)形

5、成高气压,我们把这个高压带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在近地面,自副热带高压带流出地气流分为南北两支。向南流向赤道的一支,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逐渐转变为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它刚好补充了赤道近地面的上升气流,构成一个环流圈,称为低纬环流。②①赤道上升气流①赤道高空南北分流中的北支①③气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④右偏为西风②30°N附近下沉气流③东北信风②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从副高流出的北支气流,在向极地的运动过程中不断右偏,逐渐变成西风,被称为盛行西风带。同理,从极地高压带向南运动的气流也会发生偏转,右偏为东北风,称为极地东风。于是极地东风和盛行

6、西风在60N附近相遇,一支是从赤道來的暖气流,一支是來口极地的冷气流,冷暖气流交汇,就形成一个锋面,这个锋而被称为极锋。在锋而上,暖而轻的气流会爬升到冷重的气流Z上,在副极地形成上升气流,地而形成低气压,称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在高层,气流又分向南北流岀,这样就形成了中纬环流圈和高纬环流圈。③气压带、风带全球共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2个)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副热带咼气丿土带(2个)赤道低气压带(1个)分布南北纬90。附近南北纬60°附近南北纬30°附近0°附近成因热力原因动力原因动力原因热力原因特征冷高压冷低压热咼压热低压气

7、流下沉上升下沉上升影响气候冷干温湿干执湿热风带极地东风带(2个)中纬西风带(2个)低纬信风带(2个)分布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ZfHj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风向北半球东北风西南风东北风南半球东南风西北风东南风屈性(影响气候)冷干温湿干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