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力的平衡》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获奖教案

73《力的平衡》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获奖教案

ID:43152489

大小:41.7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8

73《力的平衡》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获奖教案_第1页
73《力的平衡》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获奖教案_第2页
73《力的平衡》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获奖教案_第3页
73《力的平衡》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获奖教案_第4页
73《力的平衡》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获奖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73《力的平衡》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获奖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力的平衡分析教材力学是本册书中的重点内容,二力平衡又是力学中的重点之一,所以二力平衡条件是重中之重。首先,本章前两节已学习了惯性定律和惯性现象,为学习二力平衡做了充分的知识准备。其次,本节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为后面学习摩擦力和浮力等知识奠定了知识基础,也做好了思路和方法上的准备。再次,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为今后研究问题奠定了能力基础。因此,本节知识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解决力学问题的理论基础。确定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知道力的平衡的概念;②理解二力平衡条件;③只受两个力的物体如果处于平衡状态,知道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会根

2、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④合力的初步认识0确定重难点二力平衡条件是力学知识的重点内容,是通过实验探索得出的,并且它具有应用的广泛性和后继学习的基础性,所以将理解二力平衡条件作为重点;鉴于第八章刚刚接触到力,本节进一步涉及到物体的受力分析,学生感到比较生疏,分析物体受力有一定难度,所以合力的初步认识作为难点。教学手段本课的教学以实验演示为主,以多媒体为辅。通过实验,创设物理情境,激发求知欲,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为减少盲目性,利用多媒体出示观察要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探索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使重点得以突出,也为难点突破铺平了道路。整个教学过程中,以目标教学为核

3、心,以有序启动式教学法为线索贯穿本节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辅助达标。教学流程设计本节教学流程的原则是:以教学目标为指导方针,以传授知识为主线,以知识达标,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为目标,同时合理使用教法,指导学法,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认知规律,将流程设计为四个步骤:第一步:导入为了顺利实施目标做好知识上的铺垫,提出已学问题:惯性定律的内容是什么?能不能反过来说: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学生明确回答后,列举常见的例子:悬挂的电灯、平直马路上匀速行使的汽车等,说明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可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时称为力的平衡,物体所处状态为平衡状态,

4、从而引出本节内容。第二步:“二力平衡”实验演示开始实验前,给学生设置疑问: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达到平衡呢?学生不能得出直观结论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来得出结论。这样为学生探求新知设下悬念,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由于教材中“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桌面摩擦阻力较大,直观性也较差,为弥补这些不是,我将实验做了改进。主要组成部分:带两个定滑轮表面光滑的木版、小车、钩码、线绳。实验步骤:①小车受到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运动状态如何;②小车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在同一直线上的力,运动状态如何;③小车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运动状态

5、如何;①小车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运动状态如何;开始第五步前,提出问题:是不是小车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就一定位于平衡状态。②将两钩码系在两个小车上使两小车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观察两小车的运动状态。五次实验后,启发学生思考二力平衡的条件,很可能学生归纳不完整,逐渐引导学生补充完善。教师小结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在得出二力平衡条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条件内容,仔细推敲,深入剖析,将条件概括提炼出来。教师小结:同物、等大、反向、同线。第三步:二力平衡

6、条件的应用对所学知识作小结后,出示实例:吊着的电灯保持静止,灯受重力20牛,则此灯受拉力大小为多少?先由灯处于静止得到它受平衡力;然后分析灯受哪两个力,即重力和拉力,最后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已知重力20牛,确定出灯受拉力20牛。第四步:合力初步认识学生可以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已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确定出另一个力的大小后。出示习题:一辆小车受到50N向前的牵引力和30N向后的阻力,车怎样运动?通过引导学生答题,提出合力这一概念,并进行初步讲解。习题设计本接课设计了8道随堂检测题,前5道为必做题,后3道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选作。习题回顾目标,重申重点、难点,包括:二力平衡条件图例判断、从生

7、活实例中找出物体受到平衡力、变速和匀速运动时物体分别受到什么力。通过达标检测,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强化重点,深化难点。教师通过巡视、提问和观察学生的表情、态度等形式获得反馈信息,掌握学生的学习趋势,及时调控,帮助和促进全部学生达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