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卷三语文和考纲对比

2018年全国卷三语文和考纲对比

ID:43156674

大小:4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7

2018年全国卷三语文和考纲对比_第1页
2018年全国卷三语文和考纲对比_第2页
2018年全国卷三语文和考纲对比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8年全国卷三语文和考纲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年全国卷三的基本构成:全国三卷和高考考试说明的对比(一)板块内容选材考纲题数考纲分值要求卷三分值和去年比分值论述类阅读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政论文9题左右约3S分369(+0)文学类阅读刘慈欣《微纪元(节选)》小说15(+1)实用类阅读图书出版(卷三新闻+报告、卷二报告+新闻、卷一新闻+报告)非连续性文本12(+0)文言类阅读《宋史•范纯礼传》(卷一《晋书》卷二《后汉书》)人物传记7题左右约3S分3419古代诗歌阅读王建《精卫词》唐诗9(-2)名句名篇默写《劝学》2《出师表》2《虞美人》2卷三(初中4+高中2)、卷二(2+

2、4)、卷一(2+4)6(+1)语言运用文段(成语、语病(语言+病句)、补写、得体(信)、图文转换卷二得体(启示)+仿写,卷一得体(启示)+图文转换5题左右约20分2020作文卷三:时代变化与发展、时间与效率、生态与发展、新时代的长征路1题60分6060卷二: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抓住关键、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卷一:新时代的追梦与圆梦(一)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基木构成:卷三结构稳定一致。试题数上,不能忽视“左右”二字,卷子结构有可能小范围变动;分值上,选择题分值39分,有所下降,因为取消双选。文学类阅读和默写分值增加,诗歌鉴赏分值下降两分。二

3、、文学类文本阅读回归小说。从去年《我们的裁缝铺》纪实散文到今年科幻题材小说,打破常规,符合吋代发展和主流媒体(朗读者)。三、名句默写为非连续性情景默写,考察学牛识记和理解能力四、语言运用趋向综合,将连贯、成语、病句融为一道试题,并且以语段的形式岀现。五、图文转换题为今年的新题型,未选用去年的逻辑判断。营造新变化。增加了应用文的考查,20题为对信的修改。全国卷1、2为启示的修改。六、作文变化:去年是话题限定,固定副标题,今年为多材料任务驱动型,更注重考查理解能力。(二)贴合考纲具体分析:1、论述类文本阅读:选取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4、为政论文(考纲中设计类型有: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着重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论证的能力(理论论证术语理解)。和去年相比,体现试题的连贯性,更强调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减少直接比对得答案的几率,难度系数较大2、文学类选取刘慈欣《微纪元》。考纲涉及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题型上取消双选,考察内容和艺术特色、探究,弱化技巧。考虑文章内容的陌生感,探究题强调逻辑关系。题材内容陌生感,对部分学生来说,难度系数大。3、实用类文木阅读依然采用了以非连续性文木阅读为

5、基础的报告阅读这一命题形式,和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基本保持一致。从文本来看,试题材料分别来源于陈利敏2016《图书岀版品牌报告》、杨伟《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发展》、顾丽萍《试析“互联网+”时代的图书出版》的文章。整个阅读文本以三个片段的形式出现,图文并茂,阅读起来相对轻松。从命题形式上看,釆用了两个单选题加一个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单选题侧重于理解概括分析文章内容。主观题侧重于概括文章内容,答案比以前分散。与考纲相比,未岀现新闻、传记、科普文章。内容紧扣时代,弱化鉴赏评价,强调逻辑分析整合。4、文言阅读依然遵循从正史中选材的命题思路,2018年

6、延续2017年的变化特点,依然将文本选择的视角转向了《宋史》。2018年文言文选择了《宋书•范纯礼传》),对于问题的设置和往年相当,依然考查文言断句、文化常识、细节辨别和文言翻译。从试题难度上来看,断句放在文章开始,增加难度,影响学牛后文的阅读理解;文化常识难度适中。文言翻译相对较为简单。翻译考查实词,弱化虚词和特殊句式,难度较低。整体理解受影响,对文言基础较弱学生,难度系数大。5、诗词鉴赏题采用了主观加客观的命题形式,命题走向综合性。从文本上来看,选择了唐代诗词作家王建的《精卫词》,难度相对较小。从命题形式來看,客观题侧重内容考查,涉及考纲屮语言

7、、表达技巧的考查,难度较小。主观题为探究题,涉及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符合考纲的要求。6、名句默写所给的三道题均未超出考纲要求的64篇的范围,难度相对较小。三道默写题分别是《劝学》《出师表》《虞美人》两道属于初中知识,一道属于高中知识,考查的内容较为常规,表现方式考查识记和理解,难度比上年有所提高7、语言运用题变化较大,由2017年的成语、语病、得体、连贯、语言逻辑推断等题型变为了综合性考查,讣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对考生来说,或许会出现瞬间的无所适从,影响对试卷的整体判断和考场发挥。由于以往的做题经验,很容易忽视语段前后逻辑。17、18、19题采取

8、一个语段下对语言连贯、成语和语病进行综合考查;20题把应用文、语言得体、词语运用进行综合考查;21题,这是一个新的题型,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