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版:名著精微阅读+《茶馆》

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版:名著精微阅读+《茶馆》

ID:43157386

大小:71.8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6

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版:名著精微阅读+《茶馆》_第1页
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版:名著精微阅读+《茶馆》_第2页
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版:名著精微阅读+《茶馆》_第3页
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版:名著精微阅读+《茶馆》_第4页
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版:名著精微阅读+《茶馆》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版:名著精微阅读+《茶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茶馆》一、作者与创作背景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其笔名。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因为《龙须沟》,他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终年67岁。《茶馆》是老舍话剧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话剧的巅峰之作。该剧因反映社会历史深广、戏剧结构独特、北京地方色彩浓厚、语言技巧精妙而享誉世界。曹禺称它为“中国话剧史中的经典”。在西欧的一些国家演出吋被誉为“东方擁台上的奇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在1954年颁布

2、,作者抚今追昔感慨不少,觉得该写个说明新宪法来之不易的戏,用来教育青少年。于是,1956年他动笔写了一部四幕六场的话剧,戏里人物众多,从光绪年间一直写到解放前夕北平学生“反饥饿、反迫害”运动,戏里的主要人物是兄弟三人。老舍把初稿拿到北京人艺,读给院长曹禺、总导演焦菊隐等人听,征求意见。曹禺他们感觉这部作品最精彩的,是第一幕第二场发生在一家旧茶馆里的戏,他们觉得应当以这场戏作基础,另起炉灶,写个描绘旧时代社会面貌的戏。老舍痛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当即表示:三个月后交剧本!期限一到,《茶馆》新作果然有了。经过跟导演、演员们的切磋磨合,这部新作真的大功告成了。剧本的最终完成稿,彻底放弃了正面展现革命

3、斗争的场景,成了一部由往昔岁月市井生活画而组合起来的社会风情大戏。《茶馆》要把旧时代的社会变迁展示给观众看,可是,老舍对政治不大熟悉,这就限制了他直接写社会政治变迁的能力。于是,作者避生就熟,用他了如指掌的社会文化变迁,來折射社会政治变迁的幽微。我们都清楚,一个时代的文化和政治,都从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社会的政治性质总会或明或暗地作用于它的文化,而形形色色的文化世相,也常常能把暗含着的种种政治信息传递给人们。所以,通过写一个时代的文化现彖来反映这个时代的政治面貌,就成了艺术作品反映社会的可行的途径。《茶馆》的成功恰恰是老舍选择这一创作途径所获取的艺术优势的体现。二、结

4、构与剧情《茶馆》是老舍创作的一部独具风采的三幕话剧。《茶馆》的结构比较独特,被人们称为“图卷戏”,或者叫卷轴式的平面结构。它没有一个统一的情节,也没有一个非此不可的人物,只是像图画一样,将一个个人物展览进去,把一个个情节镶嵌进去。人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单线的、小范围的,故事也是简单的,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似乎也不激烈。但这个“大茶馆”,再现了一个社会,反映了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构成了全剧这一长长的“画卷”。《茶馆》依次截取清代末年、民国初年和抗战胜利后三个时期的横断而,采用以人物带故事的写法,通过裕泰茶馆由盛而衰的变迁,以及在茶馆中活动的各种各样的人物的生活和变迁,反映了前后近半个世纪的社会而貌,

5、展示了人民与旧时代之间的矛盾冲突。第一幕写的是戊戌变法失败后。这时的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都把这里当作一个相互交流的场所。笫二幕写的是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这时的裕泰茶馆渐趋衰落,茶馆主人王利发积极迎合潮流实行改良,却仍然难以维持下去。笫三幕写的是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这时的裕泰茶馆已破败不堪,茶馆主人的改良无法自救,正直的人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恶势力却异常活跃,横行霸道。三幕话剧,每一幕都承担了一个“埋葬”任务,作者也巧妙地应用了“埋葬三个时代”,恰巧与当时的三个统治时期相一致——中国所经历的清朝、北洋军阀和蒋介石三个统治时期。在满清王朝即将灭亡的年代,北京的裕泰茶馆却依然一派“

6、繁荣”景象:提笼架鸟、算命卜卦、卖古玩玉器、玩姻姻蟋蟀者无所不有。年轻精明的掌柜王利发,各方照顾,左右逢源。然而,在这“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整个社会令人窒息的衰亡:洋货充斥市场,农村破产,太监买老婆,爱国者遭逮捕。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深受苦难,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唯有王掌柜改良经营,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正厅里摆上了留声机。尽管如此,社会上的动乱仍波及茶馆: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又过了三十年,己是风烛残年的王掌柜,仍在拼命支撑着茶馆。日本投降了,但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又使人民陷入了内战的灾难。吉普车横冲直撞,爱国人士惨遭镇压,

7、流氓特务要霸占王掌柜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王利发绝望了。这时,恰巧来了两位五十年前结交的朋友:i位是曾被清廷逮捕过的正人君子常四爷,另一位是办了半辈子实业结果彻底垮了台的秦二爷。三位老人撒着捡来的纸钱,凄惨地叫着、笑着。最后只剩下王利发一人,他拿起腰带,步入内室,仰望屋顶,寻找安然了结一生的地方。三、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1.主题思想《茶馆》主要写的是中国历史社会生活,旧社会人们的生活,社会背景是从戊戌维新后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