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江苏专用文档:第二部分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技法提分点14

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江苏专用文档:第二部分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技法提分点14

ID:43159796

大小:141.9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27

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江苏专用文档:第二部分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技法提分点14_第1页
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江苏专用文档:第二部分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技法提分点14_第2页
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江苏专用文档:第二部分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技法提分点14_第3页
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江苏专用文档:第二部分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技法提分点14_第4页
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江苏专用文档:第二部分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技法提分点14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江苏专用文档:第二部分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技法提分点1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考情预览】题目信息考点考向年份选文作者体裁鉴赏形彖鉴赏语鉴赏艺术技巧鉴赏思想情感2018《寄和州刘使君》张籍唐诗VV2017《秋兴》陆游宋诗VV2016《八声甘州》辛弃疾宋词V2015《秋日题窦员外崇德叽新居》刘禹锡唐诗VVV2014《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唐诗VVV《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李商隐唐诗命题规律1・选材:研究五年江苏高考,从体裁看,以诗词为主;从吋代看,以唐宋时期的诗歌为主;从表达方式看,手法多样,或叙或摹,或抒或议。2.命题:题型稳定,以简答题为主,设2〜3道题,分值均是11

2、分。近五年高频考点为赏析艺术技巧、评价思想情感和作者观点态度。表达技巧考查角度各不相同,设题角度新颖,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灵活应对陌生问题的能力,旨在引导中学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深入。技法提分点14诗中有色宛,意象寄盗情I技法呈现I[目标导航思维驱动三步骤鉴贵诗中形象I以例说法I考题印证孑核心突破读文支招抓住标题,初判题材,读懂诗歌。标题或标明写作对象、内容、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这两首诗的标题都揭示了诗中的主要事件和诗人的情感。主要事件——拜访友人,只是身份各异,一位是王侯列卿,姓名与官职明确;另一位只知道身份

3、是隐者。情感不同——结果都是“不遇”,会产生失落惆怅之感。之后要联系具体诗句及事件的结局来具体分析。可联系学过的诗歌《寻隐者不遇》(贾岛)和《游园不值》(叶绍翁)等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如此读懂了诗歌标题,领悟全诗就不难了。典题文本(2014-江苏)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李商隐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赏析】《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首句即扣标题中的“休暇日”,作者

4、在官场忙碌劳累九天时间,好不容易得到一日的清闲,于是兴致勃勃地前往寻访王侍御,没想到不遇而还,“空”字写出作者不遇王侍御后的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回家后想,以前一直奇怪王侍御的诗歌给人清冷的感觉,原来因为他一直住在寒风侵袭、大雪满山的地方。结句暗示了王侍御诗歌风格的成因,侧面写出了对他的诗风、人格的赞美之情。全诗中作者的情感起伏波折,乘兴而去,怅惘而归,转而悟出了友人诗歌风格成因,也不虚此行吧。《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诗歌首句便揭示隐者的居住环境,城郊的人几乎没人认识这位隐者,住处用柴门做成,远处传来悲哀的猿啼

5、声。这两句侧面描写了隐者居住环境的偏僻荒凉与住处的简陋。江边白石铺成的小路,只有打鱼砍柴的人经过,让人想到隐者的“渔樵于江渚之上”的隐逸生活,最后写自己访隐者不遇后傍晚回家大雨淋湿衣服,侧面写出作者对隐者的情深与执着。对点解题1.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於.解析本题赏析人物形象。题干已明确形象是“隐者”,第一步即省略。第二步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由“城郭休过识者稀”可知此人“城里少有人知”;由“哀猿啼处有柴扉”中的“哀猿啼处”可知此人“家住深山”,由“有柴扉”可知此人“

6、居室简陋”;由“沧江白石渔樵路”中的“渔樵路”可知此人“与渔樵为伍”。结合本题分值,即可写出答案。答案①城中识者甚少,②居室偏僻简陋,③混迹渔樵行列。2.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屮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解析由“九日驱驰一日闲”中的“驱驰”可看出作者是“乘兴而往”;由“寻君不遇又空还”中的“不遇”和“空还”可看出作者是“怅惘不遇”;由“怪来诗思清人骨”中的“诗思清人骨”可看出作者是“欣赏叹慕”。答案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1.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答:解析第一首诗的结句,是前一句的原因,所以应结合前一句进行赏析;

7、第二首诗的结句可有两种理解,既可理解为实写诗人自己,也可理解为续写所访隐者。答案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岀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应用莎验即时精练技能达标1.(2018•江苏南通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太湖恬亭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

8、同徙倚①,秋风斜月钓舟归。【注】①徙倚:徘徊,流连不去。★(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答:(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作简要赏析。答.解析⑴意象有断桥、夕阳、树影、鸟雀、枝头,意境特征为“和谐、宁静”。⑵注意结合诗句中的“清游”“静处”分析情感。(3)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