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洲猪瘟病理变化与防控措施

关于非洲猪瘟病理变化与防控措施

ID:43163870

大小:28.1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8

关于非洲猪瘟病理变化与防控措施_第1页
关于非洲猪瘟病理变化与防控措施_第2页
关于非洲猪瘟病理变化与防控措施_第3页
关于非洲猪瘟病理变化与防控措施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非洲猪瘟病理变化与防控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非洲猪瘟病理变化与防控措施1•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CI)最急性ASF病猪:在发病几天内即死亡(少于一周)。病猪发热,成堆拥挤在一起,除此之外,无其它明显临床症状。(2)急性病例:表现典型的ASF症状:该病毒感染后最初症状是高烧(>40°C)伴随沉郁和食欲下降,并且耳部、腹部和腿部皮肤发红,四肢末端、腹部、口鼻部、耳朵等处出现红疹、呕吐、发热、虚脱、鼻子或直肠出血、出血性休克(鼻分泌物、腹泻),死前表现呼吸困难(肺水肿造成)。感染后2~10天死亡,流产也是比较常见的症状。nn剖检后的典型症状是内脏器官出血,特别是淋巴结、脾、

2、肾等部位,可见肠阻塞、出血、淋巴结出血、脾出血肿大,腹腔脏器呈黑色,质脆易碎。肾脏皮质可见出血点,淋巴结、胃、肝、肾脏及下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出血,同时伴有肺水肿。(ASF发病猪耳朵发纟甘)(后腿发红、发纟甘)(3)亚急性病例:临床症状不明显,病毒造成血小板减少症,在感染后20天左右死亡。发病猪的淋巴结出血症状明显,同时肺脏、肾脏、心脏及胃部也有病变和出血症状。(ASF发病猪脾出血、肿大)(ASF发病猪胃肝淋巴结出血严重)(ASF发病猪肾脏表面出血点)(心外膜点状出血及心包积液发红)(小肠、大肠和胃均浆膜和黏膜点状出血)nn脾充血、肿大

3、(边缘肿大、易碎、颜色深红或黑色淋巴结肿大出血)2.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非洲猪瘟影响严重,常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但是如果能够早期诊断,将大大降低它造成的损失。要记住俄罗斯非洲猪瘟急性发病时的临床表现,因为如果欧洲爆发该病,非常有可能就是从俄罗斯传入。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诊断非洲猪瘟时,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性诊断,最终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生物安全是抵御非洲猪瘟的第一道防线,防止家猪跟与野猪的接触是非常重要的措施。运输限制在控制疾病在国家之间的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措施通常适用于猪肉产品以及活体动物运输。所有成功的清除方案都

4、包括快速地诊断、扑杀和对受感染场地动物的处置、彻底清洁及消毒、灭虫、运输控制和监控。1、清洗和消毒猪舍和设备都应定期清洗消毒,运输工具和员工在进出猪场时都应消毒。2、其它生物安全措施降低到访者的次数,在围栏周边装载和卸载猪,卸载猪后对运输卡车进行清洗消毒;不提倡设备在未清洗消毒之前就在猪场或村庄之间共享。避免该猪群的饲养员与其它猪群接触,提倡多使用专用工服和鞋子;要确保后备种猪群的来源可靠;合理地处理废水及屠宰猪的废弃部分应,预防野猪接近。3、意识场长、兽医和所有养猪相关人员都应有预防ASF的意识,能够认识ASF,如果有疑似ASF病例

5、知道应该怎么做,多注意汨水饲喂和其它破坏生物安全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小猪。一旦某个国家发生ASF,应该全面通报疾病暴发情况,在每个环节都加强生物安全,定期检查猪,如果有疑似病变或死亡,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4、监测通过对ASF的认识,鼓励养猪户等向兽医当局报告调查的疑似病例(这属于被动监测),通过临床检测、尸检和血清学检测,系统地追踪所有疑似病例,并全面调查疾病的可能来源和传播途径,一旦该病在这个国家出现,同时进行被动监测和主动监测。以上提到的这些措施,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略,因为一环扣一环,-旦疏漏了其中某一个点,都可能会带来风险,猪病的

6、防控意识不仅要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抓好,更是要渗入到日常的养殖过程中,防患于未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