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教育的哲学反思

关于中国教育的哲学反思

ID:43164318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7

关于中国教育的哲学反思_第1页
关于中国教育的哲学反思_第2页
关于中国教育的哲学反思_第3页
关于中国教育的哲学反思_第4页
关于中国教育的哲学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中国教育的哲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中国教育的哲学反思文/马克义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倡导“有教无类”、“君子不器”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孔子虽然把现实的的分为“君子”和“小人”,但却认为不应该因人在现实社会中有“类”而在“教化“的问题上区别对待。孔子同时认为,“君子”不应该象“器皿”一样仅仅只有某种具体“功能”:“教者”要根据“人啲“材”来施“教"。孔子已经成为我们的历史,孔子的思想或许不完全适应我们今天的现实。但是,我们可以对孔子的教育思想作出自己的解释。“有教无类”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教育即学校教育对任何人都是开放的,学校不因人的现实的“类"不同而只接受某一“类”

2、的人而不接受另一“类"的人。其次,教育不仅在学校接受人受“教化"时不对人“分类",而且在“教化“人的过程中也不对人分类。“君子不器“不仅是说“君子”不应该成为只有某种具体“功能”的“器皿”,更重要的则是教育本身不应该使人成为只有某种具体“功能”的“器皿”,即教育要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因材施教”不仅指都是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学生自己也应该按自己的“材”来接受教育,即教育要使人得到个性发展。综合起来,我们可以把孔子“有教不类“、“君子不器”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作如下理解:教育不仅对每一个人是平等的,教育本身必须把人培养成平等的人;教育不仅要使

3、人全面发展,教育还必须使人个性发展。这大概就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精华”吧。虽然我们是“孔子”的后代,但是,在我们高喊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孔子的伟大教育思想到底有多少落到实处了呢?一般来说,孔子所倡导的“教育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越来越多地成为现实。但是,孔子所倡导的“教育要把人培养成平等的人,教育要使人全面发展,教育要使人个性发展"则很难真正成为现实。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培养什么“人才”,就象科学的目的并不是要创造岀什么技术一样。技术只是科学的“无意识”的产物,“人才”也仅仅是教育的“无意识”的产物

4、。科学需要技术作为他们验证科学研究结果的手段,技术也就在科学的发过程中发展起来。教育需要“人才”去“培养”人,“人才”也就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产生。教育是人的一种文化活动,是人类代际之间的“规范性文化”的传播过程。教育的根本目的既不是要培养什么“人才”,更不是要培养什么“天才”,教育的根本功能就是培养“人”,培养“文化人”。有了科学,技术也就有了;有了“人”,有了“文化人”,“人才”也就同样有了。教育要培养的是什么“文化人”呢?教育要培养的就是“平等人”。或者说,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人的平等意识。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安全自由的社会中

5、。一个安全自由的社会,必须同时是一个友好平等的社会。只有一个社会的绝大部分成员从心灵上承认他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友好平等的社会,这个社会的安全与自由才有了根本的保证。友好靠平等保证,平等靠友好支持。只有一个人与人平等友好的社会,才是一个真正安全自由的社会。家庭和学校是培养人的友好和平等意识的主要和重要场所。一般来说,家庭侧重于培养人的友好意识,学校则侧重于培养人的平等意识。家庭在人的意识形成过程中的最主要功能是培养人的“友好”意识。在一个正常的家庭中,任何一个人在家庭中都会受到其他人的友好对待。一个婴儿从他出生开始,由于母亲的爱子女的天性,他就受到

6、母爱。由于父亲与母亲之间的“情受”,他也就同时受到父爱。由于父母亲与其他亲属与友人的关系,他也就同时受到父母亲的亲友的友好对待。母爱是人间一切“博爱”的源泉。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文学作品尽情地欧歌母爱的原因。家庭及其成员与亲友并不仅仅友好地对等“未成年人”,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未成年人”友好地对待他人的意识。我们任何做父母的,在教会孩子喊“爸爸”、“妈妈”的同时,在教会孩子礼貌地对待友人的同时,也就逐步形成了孩子对人友好的意识。母爱是人间一切“博爱”的源泉,家庭则是人间一切友好的根基。家庭虽然在培养下一代人的过程中具有培养下一代人

7、友好意识的功能,却很难完全培养他们的平等意识。孩子在家庭的成长过程中,始终是一个“未成年人”,父母始终是他们的权威。不管做父母的如何平等地对待孩子,都很难在孩子的意识中形成那种“我们必须把他人也看做是他自己的主体的”真正的“平等”意识。这是因为,孩子们对他们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的无数问题,必须得到父母的指点。而做父母的无论怎样平等地对等孩子,也不可能在“潜意识”中把自己的孩子看作“他自己的主体”,因为孩子也确实还不是一个“他自己的主体”,他还是一个需要“监护”的“未成年人”。在从小直到成人的过程中,多少总会形成孩子们一种“依靠权威”的意识。并且,

8、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任何家庭在社会中总是处于一定的“等级”之中,家庭成员对这种“等级”的反应,始终有意或无意地影响着下一代。这样,在“权威“的作用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