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含解析)

ID:43166543

大小:162.08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9-26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安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检测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西周至春秋时期,周王畿和诸侯封国普遍实行国野制,以周人为主体的国人压迫和剥削野鄙地区被征服的野人。战国以降,各国大规模登记户籍,消除国野差异,使其成为国家控制下的“编户齐民”。这一现象A.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有利于实现富国强兵C.加速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D.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题意可知西周至春秋时期国野分治,战

2、国以来,国、野差异逐渐消除,国家通过户籍制度,利于农业生产和对外战争,故选B项。材料主要涉及先秦政治制度的变化,并没有涉及到国家土地制度的确立,故A项错误。C、D两项题干并未涉及,故错误。2.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周之制度大异于商者,包罗甚广。不能在此一一论列,其中封建子弟一项、对华夏民族之形成影响巨大。”其意在说明A.西周制度深受商朝影响B.商朝已有华夏民族观念C.分封利于华夏民族形成D.西周已经进入封建社会【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封建子弟一项、对华夏民族之形成影响巨大”反映了分封制对于华夏民族形成的影响很大,故C

3、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西周制度深受商朝影响,而是强调分封制对华夏民族的影响,故A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出商朝已有华夏民族观念,故B排除;西周处于奴隶社会,尚未进入封建社会,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封建子弟一项、对华夏民族之形成影响巨大”,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分封制对华夏民族的影响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3.战国时期,魏惠王大挖鸿沟,把黄河、淮河连为一体,打通了魏国内外水路航线,使得魏都大梁城成为“诸侯四起,条达辐辏”之地。“(秦王政)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材料表明

4、A.鸿沟促进关中平原发展B.大梁城以经济功能为主C.水利推动区域长途贸易D.水利兴修带有军事色彩【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打通了魏国内外水路航线”“诸侯四起,条达辐辏”“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可以看出,面对诸侯争霸兼并,魏国沟通内外水路以及秦国使用水攻,都体现出了水利在军事领域的考量,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水利在军事的作用,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大梁的经济功能,故B项排除;C项不符合“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排除。4.秦代确立郡县制之初,全国共有36个郡;秦王朝灭亡之时,加上京师地区,全国也仅有49个郡。至西汉

5、末年,全国已经有103个郡,是秦末的两倍多。对此解读合理的是,汉代A.地方行政效率提高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疆城面积成倍扩大D.中央管理地方的力度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从36郡发展到103郡使地方行政划分更为细密,有利于削弱地方政治经济实力,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符合题意。A项,从行政划分无法看出行政效率提高,故排除。题干所述为地方行政体制,与中央行政体制无关,故排除B。C项题干无法体现疆域的扩大,排除。5.对于汉初恢复分封制度,传统观点认为是刘邦鉴于秦朝单纯实行郡县制而导致短命而亡的教训;后来有研究者认为

6、,其主要原因是基于楚汉战争时已分封诸王的事实;又有学者提出,刘邦深受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汉族恢复分封制的认识。A.都基于汉初巩固政权需要B.缺少与周代分封制的对比C.后期的观点更具有全面性D.研究视角差异影响着结论【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内容论述了关于汉初恢复分封制的不同观点,指出传统观点认为刘邦吸取秦灭亡的教训而恢复分封制,但有人认为是基于楚汉相争时期分封的继续,也有人认为刘邦受到宗法制影响的结果,不同时期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也往往不同,说明研究视角差异影响着结论,故D选项正确

7、;材料中关于汉初恢复分封制原因的不同研究结论说明研究者的视角不同而影响研究结论,无法得出都基于汉初巩固政权需要,故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汉朝分封制与西周分封制的对比问题,无法得出缺少与周代分封制对比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历史研究中不同时期受历史条件及研究者视角等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观点,不能说后期的观点更具有全面性,故C选项错误。6.《唐律疏议》规定,每年八月由户部验证度量衡器是否准确,合格者印署后方可使用;使用不合规的量器,笞五十;致他人损失者,准盗论;监校官徇私不平,治罪。这表明唐代A.欺诈不实的商业行为十分普遍B.城市商业活动受

8、到严格限制C.诚信成为政府倡导的价值准则D.政府垄断了度量衡器具制造【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唐律疏议》规定,每年每年八月由户部验证度量衡器是否准确,合格者印署后方可使用;使用不合规的量器,笞五十;致他人损失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