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潜山县源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潜山县源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43166978

大小:2.40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9-27

安徽省潜山县源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潜山县源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潜山县源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潜山县源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潜山县源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潜山县源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源潭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A.周王的亲族B.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C.周王的姻亲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答案】A【解析】注意题干信息“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说明西周分封对象以同姓亲族为主,因此选A。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将士;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中贵族范围太广。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分

2、封制2.康熙帝临终前用“立遗诏”的方法解决皇帝继承问题,后来传位于第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康熙这种做法明显破坏了中国古代的A.世官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王位世袭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宗法制的特点。嫡长子继承是宗法制最大的特点。康熙传位第四子,违背了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故选择C。3.下图反映的是周朝的政治制度及其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B.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C.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序列D.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

3、宗法制的政治表现;宗法制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序列。因此ABC均正确。D项错误,此制度在西周初期维护了奴隶制的正常运行,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走向了崩溃。考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点评: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为了确保分封制的秩序,实行了宗法制。把自己的同姓亲族、姻亲、功臣等分封到各地为诸侯,从而统一各分支,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区域,也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局面。宗法制是西周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血缘关系确保了政治的稳定。一般来说,凡是材料中出现祖、宗、家谱等字眼的,大多与宗

4、法制有关。4.《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A.中央集权的强化B.皇权的独尊C.等级的森严D.文化专制的扩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联系所学知识,宋代皇帝姓“赵”,明代皇帝姓“朱”,所以《百家姓》把赵和朱分别排到了第一位,实际上这是皇权独尊地位的体现,其它选项与题干所述没有直接关系,答案为B。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简单的分析判断能力,解题关键是与古代中国的皇帝制度联系起来。5.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

5、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和监察。”,可知,他是御史大夫。故答案为B项;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排除A项;太尉协助皇帝处理军务,排除C项;郡守是地方官员,不属于高官,排除D项。【点睛】备考启示:准确记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主干史实,理解和记忆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并从中发现历史脉络,努力实现主干史实网络化和体系化。6.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

6、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答案】B【解析】【详解】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的文化专制政策,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A项;根据“又复立国,是树兵也”可知秦始皇是为了解决地方割据攻战,所以其采取的措施是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项;攻打匈奴和修筑长城都是秦始皇稳定北方边境的措施,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CD项。【点睛】“又复立国”指的是重新进行分封,而分封制是导致春秋战国时期地方割据,诸侯争霸的主要原因,秦始皇为避免出现地方割据,因此废除了分封,实行郡县制。7.唐朝中央机构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唐朝

7、设立政事堂的主要功能是A.防止三省专权,加强皇权B.发挥集体智慧,做出集体决策C.政务公开,相互监督D.防止三省扯皮推诿,提高工作效率【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唐代三省六部制。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设立政事堂的目的正是为了防止出现三省扯皮推诿,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故D项正确。防止三省专权,加强皇权是设立三省六部的目的不是设立政事堂的功能,故A项错误;决策权属于皇帝,不涉及作出集体决策,故B项错误;政事堂仅仅是三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