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阆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阆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43176094

大小:124.1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9-27

四川省阆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阆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阆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阆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阆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阆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川省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C-12N-14Na-23Fe-56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9年3月21日,江苏响水化工厂发生特大爆炸事故.当地环保部门在现场检测到爆炸产生的气体有SO2、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SO2气体的排放B.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与氮氧化物有关C.SO2随雨水降下可能形成酸雨D.空气质量报告中有可吸入颗粒、SO

2、2、NO2、CO2【答案】D【解析】【详解】A项、加入氧化钙可与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故A正确;B项、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主要是汽车尾气排放出的氮氧化物发生复杂的变化造成的,故B正确;C项、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所致,故C正确;D项、空气质量报告主要报告有害气体和固体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为有毒气体,可吸入颗粒,都是空气质量报告内容,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没有列入空气质量报告,故D错误。故选D。2.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

3、是A.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B.氚的原子符号:21HC.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D.Mg2+的结构示意图:【答案】A【解析】【详解】A项、在次氯酸中,O原子分别与H原子和Cl原子形成共价键,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Cl,故A正确;B项、氚原子的质子数为1、质量数为3、中子数为2,原子符号为31H,故B错误;C项、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氯化氢分子中不存在阴阳离子,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为:,故C错误;D项、镁离子是镁原子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化

4、学用语,注意原子符号、结构式、电子式、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规范应用和书写方法是解答关键。3.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A.稀硫酸与0.1mol/LNaOH溶液反应:H+(aq)+OH-(aq)=H2O(l)△H=+57.3kJ·mol−1B.已知2C(s)+O2(g)=2CO(g)△H=-221kJ·mol-1,则C的燃烧热为△H=-110.5kJ·mol−1C.25℃、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

5、+3H2(g)2NH3(g)△H=-38.6kJ·mol−1D.密闭容器中,0.3mol硫粉与0.2mol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0.2mol时,放出19.12kJ热量,则Fe(s)+S(s)=FeS(s)△H=-95.6kJ·mol−1【答案】D【解析】【分析】A、稀的强酸与强碱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酸碱中和是放热反应;B、燃烧热指的是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注意可燃物必须为1mol;必须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如C→CO2,H→H2O(液);C、该反应为可逆反应,0.5mol氮气

6、和1.5mol氢气反应生成的氨气小于1mol;D、0.3mol硫粉与0.2mol铁粉混合加热,硫粉过量,0.2mol铁粉完全反应放出19.12kJ热量。【详解】A项、稀的强酸与强碱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酸碱中和是放热反应,故△H应为负值,故A错误;B项、该反应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是碳的不完全燃烧,-110.5kJ·mol−1不是碳的燃烧热,故B错误;C项、该反应为可逆反应,0.5mol氮气和1.5mol氢气反应生成的氨气小于1mol,即生成1mol氨气放出的热量大于19.3kJ,△H小于-38.6kJ·

7、mol−1,故C错误;D项、0.3mol硫粉与0.2mol铁粉混合加热,硫粉过量,0.2mol铁粉完全反应放出19.12kJ热量,则生成1molFeS(s)时放出95.6kJ的热量,△H=-95.6kJ·mol−1,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中和热和燃烧热的定义,掌握中和热和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成生成物是解答关键。4.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H2O中含有分子数为NAB.32g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32N

8、AC.32gO2和O3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2NAD.1molNa2O2与足量的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答案】C【解析】【分析】A、标况下,水不是气体;B、1mol氧气中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6mol;C、O2和O3的最简式相同,都为O;D、1molNa2O2与足量的CO2充分反应生成0.5mol氧气,转移了1mo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