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专转本语文真题

2016专转本语文真题

ID:43177805

大小:76.8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8

2016专转本语文真题_第1页
2016专转本语文真题_第2页
2016专转本语文真题_第3页
2016专转本语文真题_第4页
2016专转本语文真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专转本语文真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启用前※绝密2016年江苏省“专转本”选拔统一考试大学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本大题共15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加点的字词释义正确的一组是()A.浅尝辄止(立即)B.丕末倒置(树根)C.安之若塞(平常)D.功败垂成(落下)(替代)(趋向)(浮萍)(处在)日蓮西山(迫近)责无旁鱼并行不桂(反对)众望所坦文过饱非(掩饰)逹水相逢花团锦簇(聚集)后来居上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大力创新文化,创新沃土,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调动全社会创业创新积极

2、性,成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营建汇聚营造汇聚营造汇合营建汇合A.弘扬培植B.弘扬厚植C.发扬培植D.发扬厚植3.下宋词名句与作者顺序相匹配的一项是()(1)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缗洗清秋。(2)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3)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4)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A.晏殊周邦彦欧阳修李清照B.柳永范仲淹秦观苏轼C.柳永范仲淹欧阳修李清照D.晏殊周邦彦秦观苏轼4•下列关于元代杂剧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实甫《西厢记》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B.白朴《梧桐雨》

3、描写了杨玉环和李隆基凄美的爱情故事。C.马致远《汉宫秋》对汉元帝这一形象寄予了深深的同情。D.关汉卿《救风尘》中周舍搭救了落难的风尘女子赵盼儿。5.《红楼梦》中主持大观园管理“改革"的人物有()A.李纨迎春王熙风B.王熙凤探春宝钗C.李纨探春宝钗D.王熙凤迎春宝钗6•下列关于清代文学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A.散文流派“桐城派〃中的代表作家有归有光、方苞、姚鼐等。B.孔尚任《桃花扇》描写了侯方域与柳如是的爱情故事。C.黃遵宪是“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诗作收入《饮冰室诗集》D.曾朴《孽海花》采取了联缀多数短篇

4、成长篇的结构方式。7•我国传统文化中常用吉祥物表达寓意,下列说明不符合传统寓意的一项是()A.花瓶、鹤鹑彖征平平安安B.白鹤、麒麟表示长命百岁C.石榴、葡萄象征多子多孙D.蝙蝠加铜钱表示福在眼前&下列代称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人逾耳顺,视听不衰”o“耳顺”指50岁B.“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友于”指代兄弟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指代音乐D.“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杜康”指代酒9.下列关于科举考试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的科举考试开始于唐代贞观年间。B.科举考试的内容始

5、终是“四书”“五经”。C.明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院试、殿试三级。D.明清两代以时文取士,“时文”即“八股文”。10•某电器公司行文,请某职业技术学院培训技术人员,使用的文种应该是()A.请示B.函C.申请D.报告11・下列关于现代作家、作品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九鲁迅《在酒楼上》塑造了被欺凌的农民形象。B.冰心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创作童话的作家。C.曹禺的主要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D.赵树理是“山药蛋派”创始人,代表作是《大淖纪事》。12.2016年是茅盾诞辰120周年。下列关于茅盾文学成就的

6、说明错误的一项是()A.茅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之一。B.茅盾与郑振铎等一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C.茅盾的“农村三部曲”反映了农村的凋敝及农民的反抗。D.茅盾的《子夜》是屮国现代文学史上长篇小说的里程碑。13•下列关于当代作家、作品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A.铁凝的《玫瑰门》具有鲜明的“魔幻现实主义”倾向。B.迟子建的《群山Z巅》展示了西北乡村的地域风情。C.王安忆《长恨歌》描写了小人物王琦瑶的坎坷命运。D.林白《私人生活》讲述了现代都市女性的心路历程。14•下列作品不属于苏童的一项是()A.《米

7、》B.《碧奴》C.《我的帝王生涯》D.《耶路撒冷》15•恩格斯称之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A.莎士比亚B.但丁C.裴多菲D.薄伽丘二、阅读理解(本大题共8小题,共2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6小题,每题2分。问答题2小题,每小题4分)(一)阅读下面的这篇短文,完成第16--一19题东西方文明的融合欧洲文化以希腊哲学为传统,经过与基督文化的长期撞击、辩论,融会贯通,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中国文化,以儒道为传统,经过与佛教的撞击、辩论,融会贯通,成为儒道释合流的有机体系。由此可见

8、,任何一种文化,无论中西,都不是单一的来源,是由几个源泉汇流而成本身,如何从埃及、波斯、巴比伦文化吸收养分,成长壮大,则又是个有趣的。经过千年以上的撞击、融合过程,不论西方文化还是中国文化,都已相当成熟、严密、充实、完备,甚至给人以铜墙铁壁、坚不可摧之感。然而,无论多么庄严宏伟、自成体系的文化殿堂,其深层次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因为任何文化,只要是“活”的,有“生命力”的,都是“开放”的,都会不斷地从外部吸收营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