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一)(含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一)(含解析)

ID:43179064

大小:50.86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9-28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一)(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一)(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一)(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一)(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一)(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一)(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一)(含解析)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夏朝开始,中国古代政治就形成“一姓王朝”,也就是君位由异姓接替即表示朝代的变更,如隋、宋王朝的建立和汉、唐王朝的灭亡。中国古代政政治的这一特点A.体现了政治体制的不断创新B.是封建王权专制的必然结果C.说明中国古代政局长期动荡D.是传统宗法观念影响的表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古代朝代变更不以王朝政治体制的变化、疆域控制范围的变化为标准,而以家族的血缘继承与否为标准,这念

2、体现的是血缘宗法观念,D项正确;A项中的创新材料没体现;B项错误,夏朝不是封建王权;C项与题干无关,不选。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名师点睛】2.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尤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A.人的自觉意识觉醒B.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C.礼制社会功能加强D.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周礼被运用到政治领域,统治者希望每个人的行为都符合礼的要求,进而维系统治,故

3、C项符合题干要求;A项表述题干未体现,且与史实不符;B项中原有的等级秩序已经崩溃,不可能恢复;材料未提及孔子,故D项无从体现。故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礼制社会化3.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现代化”理解准确的是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B.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C.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D.君主专制取代贵族政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西周主要实行以分封制和

4、宗法制为核心的贵族政治;至秦帝国时代实行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这是一种官僚的政治体系,故“现代化”的内涵,B项正确。A选项只涉及表象,不是内涵的体现,排除。秦帝国统治也不是法治的体现,排除C。D项说法不符史实,且材料强调政治形态的“现代化”是指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排除。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古代政治制度,主要考查西周政治制度与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区别,了解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特点,理解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的区别即可知道答案。4.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中指出:西汉武帝时,大将军霍光废昌邑王,而丞相杨敝事先并不知晓,或曰应关白(关白:禀告)丞相。光谓:“此内朝

5、事,无关外朝也”。材料说明当时的丞相A.对政事的决策权大大削弱B.已完全失去位尊权重的地位C.已完全失去了皇帝的信任D.开始接受外朝官员监督制约【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此内朝事,无关外朝也”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内外朝制度,用内朝牵制外朝,削弱丞相权力,以加强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B项中“完全失去”说法过于绝对,汉武帝时期丞相地位依然较高,排除。C项中“完全失去”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与皇帝是否信任丞相无关,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丞相接受外朝官员监督的信息,而是强调丞相对政事的决策权大大削弱,排除D。5.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要向尚书省汇报;唐代中后期则

6、不同,刺史要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B.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C.藩镇势力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是唐代前期刺史向尚书省(中央)请示汇报,唐代中后期则向地方节度使请示汇报,这实质上反映了的地方割据势力的扩大和中央权力的削弱,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皇权的削弱,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中央政府对此有警觉,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中央利用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错误。点睛:反映类选择题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的思维过程是“现象——本质”。本题的现象是“唐

7、代前期刺史向尚书省(中央)请示汇报,唐代中后期则向地方节度使请示汇报”,这反映出中央权威的削弱,地方权力的上升。6.宋代建筑大量采用了以白墙黑瓦为主体的艺术形式,绘画常采用清秀简洁的水墨画和淡彩画形式,妇女服饰“惟务洁净,不可异众”。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风俗画的流行B.商品经济的繁荣C.理学的影响D.中央集权的加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风俗画以日常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为主题,多取材于民间生活,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世俗文化兴起,出现了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