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三物理二模考试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三物理二模考试试题(含解析)

ID:43179428

大小:518.55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28

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三物理二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三物理二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三物理二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三物理二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三物理二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三物理二模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三物理二模考试试题(含解析)二、选择题:1.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静电力做正功B.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能量为2eV的光子C.一个氢原子从n=4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可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D.处于n=1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能量为14eV的光子【答案】D【解析】【详解】A.氢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增大,库仑引力(静电力)做负功。故A项错误。B.据图知,;由图知,氢原子没有能量等于的能级;跃迁时,氢

2、原子吸收光子的能量需等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所以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不可以吸收能量为2eV的光子。故B项错误。C.一群氢原子从n=4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可发出光子的种数为;一个氢原子从n=4能级向基态跃迁时,最多可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C项错误。D.据图知,;处于n=1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能量为14eV的光子,从而使氢原子发生电离。故D项正确。2.如图甲所示,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中心轴匀速转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若外接电阻R=70Ω

3、,线圈电阻r=10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圈的角速度为100rad/sB.0.01s末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C.通过线圈的最大电流为1.25AD.电压表的示数为87.5V【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乙知,交流电的周期,线圈转动的角速度。故A项错误。B.由图乙知,0.01s末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则0.01s末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线圈的磁通量为0。故B项错误。C.由图乙知,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则线圈的最大电流。故C项正确。D.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电压表的示数。故D项错误。

4、3.如图所示,三根相互平行的固定长直导线L1、L2和L3垂直纸面放置,直导线与纸面的交点及坐标原点O分别位于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L1与L3中的电流均为2、方向均垂直纸面向里,L2中的电流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已知在电流为的长直导线的磁场中,距导线r处的磁感应强度,其中k为常数.某时刻有一电子正好经过原点O且速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速度大小为v,电子电量为e,则该电子所受磁场力A.方向与y轴正方向成45°角,大小为B.方向与y轴负方向成45°角,大小为C.方向与y轴正方向成45°角,大小为D.

5、方向与y轴负方向成45°角,大小为【答案】D【解析】【详解】三个电流分别在原点O处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如图;则三电流在O点处产生合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成45°角。电子经过原点O速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速度大小为v,据左手定则知,洛伦兹力方向与y轴负方向成45°角,洛伦兹力的大小。故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4.两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的点电荷固定在x轴上的A、B两点,两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势随坐标x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其中P点电势最高,且xAP

6、电荷B.q1的电荷量大于q2的电荷量C.在A、B之间将一负点电荷沿x轴从P点左侧移到右侧,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一点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从P点运动到B点,加速度逐渐变小【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知,越靠近两电荷,电势越低,则q1和q2都是负电荷。故A项错误。B.图象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则P点场强为零,据场强的叠加知两电荷在P处产生的场强等值反向,即,又,所以q1的电荷量小于q2的电荷量。故B项错误。C.由图知,在A、B之间沿x轴从P点左侧到右侧,电势先增加后减小,则负点电荷的电势能先

7、减小后增大。故C项正确。D.图象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则沿x轴从P点运动到B点场强逐渐增大;据可知,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从P点运动到B点,加速度逐渐增大。故D项错误。5.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球分别固定于两轻杆的一端,两杆长度分别为L、2L,且两杆与水平面夹角相等.两杆的另一端分别可绕轴O、在竖直面内转动,现将两球在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不计一切阻力,则在最低点时A.甲、乙两球的动能之比为1:1B.甲、乙两球的动能之比为1:2C.甲、乙两球对杆的拉力之比1:1D.甲、乙两球对杆的拉力之比1

8、:2【答案】BC【解析】【详解】AB.对甲球释放到最低点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对乙球释放到最低点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所以最低点时两球的动能之比。故A项错误,B项正确。CD.对最低点甲球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对最低点的乙球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所以最低点时杆对两球的拉力之比,据牛顿第三定律,最低点时甲、乙两球对杆的拉力之比1:1。故C项正确,D项错误。6.如图所示,圆心角为90°的扇形COD内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E点为半径OD的中点,现有比荷大小相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