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成因分析

岩石成因分析

ID:43189630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7

岩石成因分析_第1页
岩石成因分析_第2页
岩石成因分析_第3页
岩石成因分析_第4页
岩石成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岩石成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甘肃省岷县寨上超大型金矿中构造对成矿作用的意义研究前人研究西秦岭是我国秦岭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复杂的构造与丰富的矿产资源而成为众多地质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地区”。在上世纪初,以赵亚曾、李春昱、黄汲清、叶连俊、关士聪等为代表的许多地质先辈就对该地区进行过开创性调查研究。1933年,谭锡畴、李春昱先生沿岷江进行路线地质调查时,将该区广泛分布的黑色碎屑岩系称为“西康系”,1941年,熊永先在草地进行地质调查,将黄胜关以西出露的绿色碎屑岩系称为“草地系”,时代定为石炭■三叠纪。1944年,叶连俊、关士聪在甘肃南部舟曲、武

2、都一带开展地质调查,将以志留系为主的浅变质岩系命名为“白龙江群”,并在碧口一带建立了“碧口群”。在1950年代,屮国科学院西北科研所、甘肃地质局、四川地质局以及冶金系统等科研、生产单位在该区开展了大量地质调查研究,发现了一批铁、铀等矿产地。在1960-70年代,上述单位又陆续开展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和铀、铁、铜矿普查。同时,中国地质科学院、中科院、核工业部、冶金部等单位也相继在该区开展地质考查与铀、金和铅锌矿的找矿。在1980年代以后,四川和甘肃地质局、甘肃有色地勘局、地矿部秦巴项目组,以及一些科研、教学单位在该区开

3、展了以金矿勘查为主的地质找矿和1:20万区调、重要成矿区带1:5万区调、1:20万化探扫面、1:100万一1:50万重力及航磁地血调查等多学科地质研究工作,获得金矿勘查工作的重大进展。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概念的引入和找矿实践,突破了原有以找寻石英脉型为主的相对单一模式的约束,全面提高了对金矿床多成因、多类型的了解和认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取得了本区金矿找矿、勘查的重大进展,从1985年发现舟曲县九源第一个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以来,前后相继发现了拉尔玛、李坝、鹿儿坝、大水、阳山5处大型金矿,坪定、

4、石鸡坝、金山、马泉、赵沟、锁龙、西安河、花崖沟、枣子沟、柴家庄10处中型金矿和众多的小型金矿及矿点,显示了西秦岭地区具有良好的金矿找矿前景,并成为我国卡林型金矿找矿的热点地区么一。随着金矿床(点)的陆续发现和评价,对金矿的研究也逐渐加深。早期以单一矿床特征、成因、成矿模式的总结研究居多,对金矿找矿起步较晚的西秦岭地区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随着找矿难度的加大和金矿开发对资源需求形势的要求,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对该区金矿的成矿条件、成矿特征、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近儿年来,成矿系统思想的创立和发展,为区

5、域成矿规律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并在西秦岭地区应用成矿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研究包括金矿在内的金属成矿系统,取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有力地推动了这一地区的地质找矿研究工作深入。研究内容寨上金矿床是近几年在西秦岭地区发现的又一个十分重要的金矿床,其位于岷-礼成矿带的西部。在该成矿带上分布有较多的金矿床(点),如岷县的鹿儿坝金矿、漳县曹家沟、胭脂沟金矿、礼县李坝金矿、西和马家河金矿、安家岔金矿、岷县洒金沟砂金矿等。对于寨上金矿床,近几年通过武警黄金第五支队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效果。现已累计提交推断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6、超过100t,被视为在西秦岭地区寻找卡林型金矿床的一个新突破。随着勘探工作的进一步展开,矿床资源量仍在继续扩大。由于对寨上金矿床的研究程度不高,对有关矿床的物质组成、I韦I岩蚀变、成矿阶段与期次、金的赋存状态与富集机制、金的成矿规律与找矿前景等许多问题的研究还I•分薄弱。而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将直接关系到矿区及外围的找矿效果。因此,深入研究寨上金矿床的金元素的分布规律,金矿物的赋存状态,研究金矿化体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金矿成矿条件及其形成机理,探索该矿床的成矿规律与找矿远景,推进我国卡林型金矿床在西秦岭地区的找矿和科学研

7、究无疑十分重要。自甘肃寨上金矿床被发现以来,武警黄金部队第五支队及相关单位开展了如下工作。2000年10月,通过地质调查及槽探揭露,发现了11、21号脉西段(72-88线);2001年,在甘南地区开展了金矿预查工作,对甘肃省岷县■马坞一带开展遥感地质工作;在岷县■闾井开展了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圈定12处金异常;在寨上矿区利用槽、坑探对11、12号脉进行控制,探获预测(334)资源量2041kg;2002年,在矿区外围开展了哈达铺-宕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圈定金异常14处;在矿区开展了1:1万地质简测、激电

8、中梯、1:1万电法联剖、1:1万土壤测量等工作;新发现了19号矿脉,探获(333)资源量5492kg、(334)资源量4836kg;2003年,在外围开展了甘肃省临潭县■岷县蒲麻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圈定16处金异常;新发现31号脉,探获(333)资源量9928kg、(334)资源量7675kg;2004年,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