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五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解析】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五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ID:43195546

大小:188.74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9-27

【解析】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五模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
【解析】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五模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
【解析】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五模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
【解析】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五模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
【解析】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五模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析】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五模语文试卷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五模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屮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也称为未明言知识。所谓显性知识,即能够用各种明言符号加以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传的知识。波兰尼认为,我们知道的要比我们所能言传的多,表明了隐性知识的存在。波兰尼提醒我们不要把隐性知识理解为神秘经验,隐性知识只是难以用语言来充分地表述,而不

2、是说对这类知识绝对地不能言说。波兰尼绝不只限于承认隐性知识的存在,他更主张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在波兰尼看来,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即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体中的、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隐性知识以个体内在携带的“意会模型”为中心,这些意会模型是概念、形象、信仰、观点、价值体系以及帮助人们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則。隐性知识也包含一些技术因素,包括具体的技能和专门技术以及来源于实践的经验。野中郁次郎也认为有两种不同的知识,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很难

3、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儿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内容有十分特殊的含义。隐性知识包括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式和所谓的“诀窍”(如手工匠掌握的特殊技艺)。隐性知识的概念最早是由波兰尼提出的,野中郁次郎借用了这一概念,但与波兰尼有所不同。野中郁次郎使用隐性知识一词代表的是难于表达的特殊知识,而波兰尼所指的隐性知识是指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也即一切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关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关系,野中郁次郎与波兰尼的观点也有差异。有学者说,在野中都次

4、郎看来,二者的关系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而在波兰尼看来,則是“同一硬币的两面”。1.下列对波兰尼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隐性知识是指那些难以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表述的知识,例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B.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掌握它的目的在于领会与重组经验。C.隐性知识并不是什么神秘经验,但要想充分地言说它,也是很不容易的。D.隐性知识包含个体内在携带的概念、形象、价值体系等,以及帮助个体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则。2.下列对野中郁次郎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个人的信仰、特殊的技艺和隐喻、直

5、觉及思维模式,都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B.隐性知识的内容具有十分特殊的含义,在极少数情况下可以用儿个词、儿句话、儿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C.隐性知识主要是长期积累的主观知识,因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D.野中郁次郎借用了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概念,但没有形成他自己独立的学说。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显性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B.波兰尼强调隐性知识是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而野中郁次郎則强调隐性知识高度个人化和难于表达的一面。A.依据本文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应为“波兰尼”“野中郁次郎

6、”“隐性知识”。B.波兰尼和野中郁次郎都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答案】1.A2.A3.B【解析】1•试题分析:题干“下列对波兰尼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考生要回到原文中,结合关键词“波兰尼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找到答题区间,联系选项对照理解。A项表述错误,由原文可知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屮所拥有的知识不全是隐性知识。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

7、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而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屮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2.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要回到原文中,找到答题区I'可,联系选项对照理解。答题关键词“野屮郁次郎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正确”,选项屮A野屮郁次郎“没有形成他自己独立的学说”错;B隐性知识“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C强加因果。3.试题分析:木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

8、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