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触电知识教育材料

防触电知识教育材料

ID:43198413

大小:1.36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10-02

防触电知识教育材料_第1页
防触电知识教育材料_第2页
防触电知识教育材料_第3页
防触电知识教育材料_第4页
防触电知识教育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触电知识教育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_防触电知识教育材料西安保卫处二0一一年八月防触电知识教育一、触电的概念二、触电的原因三、触电的形式四、安全用电的技术措施五、基本安全用电知识六、触电急救一、触电的概念触电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人体局部损坏,甚至死亡的现象。触电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类型。一、触电的概念(一)电击电击通常是指人体接触带电体后,电流对人体内部器官造成破坏甚至死亡,它是最严重的触电事故。(二)电伤电伤通常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外部表皮造成的局部伤害。如:电弧灼伤,电弧烧伤等。一、触电的概念(三)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在触电事故中,电

2、击和电伤常会同时发生。触电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流过的途径、时间长短、电流的种类、电流的频率及触电者的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低频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大于高频电流。而电流流过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则最为危险。二、触电的原因发生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点造成:(一)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安装不符合规程要求;(二)人体触及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设备外壳和金属构架;(三)不懂电气技术,违反布线规程,到处乱拉电线、修理电气设备和线路;(四)接线错误,电气设备使用不当,环境潮湿,带电移动电气设备等。(一)单相触电   指人体站在地上或其

3、他接地体上,触及一相带电导体而发生触电现象,称为单相触电。(二)两相触电   指人体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称为两相触电。(三)接触电压触电   当外壳接地设备由绝缘损坏而外壳带电时,人体触及此带电外壳称为接触电压触电。三、触电的形式(四)跨步电压触电   带电体离地时,电流流过周围土壤,在距接地体15~20m的范围内,地面上径相距0.8m时,此两点间的电位差为跨步电压,人体站在有电流流过的大地上称为跨步电压触电。除此以外人们碰到的还有感应电压、静电电压、剩余电荷等触电。三、触电的形式(一)保护接地   将电气设备在

4、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大地之间做良好的接地金属连接。(二)保护接零   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供电系统中性线(零线)连接。(三)工作接地   为了提高电气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将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点与接地极紧密地连接起来。四、安全用电的技术措施四、安全用电的技术措施(四)安全电压   电气设备电压可分为高压(对地电压大于250V)、低压(对地电压小于250V)。为了确保安全,在特定情况或场所,必须采用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是依据国定标准(GB3805-83)文件有效值不得超过50V。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

5、等级为42、36、24、12、6V等5种。机床照明、移动行灯、手持电动工具,采用36V安全电压。凡工作地点狭窄,工作人员活动困难,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或金属构架(如在金属容器内,矿井内,隧道内)应采用12V安全电压。(一)电气设备必须是有一定绝缘电阻,不允许受潮,不使用绝缘损坏的导线或电气设备,不乱拉接线路。(二)移动电器应定期检查,使用过程中如需搬动,应停止工作并切断电源开关和拉脱电源插头。(三)用电设备和线路装置应根据情况选择,严禁将塑料护套线或其他导线直接埋设在水泥或石灰粉刷层内。五、基本安全用电知识五、基本安全用电知识(

6、四)凡由绝缘损坏而可能带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构架必须有可靠的保护接地措施。(五)进入插座的电源及移动电器必须装设漏电保护装置。(六)采用螺口灯具时,螺口灯具的舌簧上一定要接相(火)线,灯座螺口处接零相,严禁螺口接相线。六、触电急救(一)脱离电源当发现有人触电后(触及低压带电设备),应立即采取断电措施,六、触电急救如拉开电源开关或闸刀,拔除电源插头等,或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躯,最好用一只手,但切忌用手直

7、接去拉触电人,因为这样会适得其反,救不了他人,自己也会触电。六、触电急救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1、 触电者如神志清醒,应使其就地平躺,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2、 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畅通,并用5S钟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看其意识是否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六、触电急救六、触电急救3、 伤员防止的体位: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其呼吸心跳情况。六、触电急救六、触电急救看:看伤员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试:用

8、轻软的纤维类(头发等)放在其鼻孔处看有无摆动;再用两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脉动。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有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六、触电急救心肺复苏(3要素):A通畅气道:若伤员口腔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