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人教版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

2017届人教版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

ID:43201879

大小:88.6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8

2017届人教版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_第1页
2017届人教版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_第2页
2017届人教版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_第3页
2017届人教版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_第4页
2017届人教版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届人教版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届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姓名序号总分飞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分数K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主要经营方式是()A.集体经营B.合伙经营C.承包经营D.家庭经营2.“溥天Z下,莫非王土”所体现的土地制度是()A•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B.奴隶社会的井田制C.封建土地私有制D.封建社会的均田制3、春秋战国是屮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是()①农丿IJ动力发牛改变②小农经济出现③土地所有制发牛变化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

2、②③④4、西汉武帝以示,收归官办的手工业行业有()①煮盐②冶铁③铸钱④酿酒A.①②③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中一直领先世界的行业有()①冶金②制瓷③丝织④棉纺织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6、下列关于屮国古代制瓷业的说法,错课的是()A.东汉时烧出成熟的青瓷13•北朝时烧出成熟的口瓷C.唐朝时形成南青北门两人制瓷系统D•汉朝起,屮国瓷器人量出口,屮国被称为“瓷器人国”7、下列对唐朝商业的表述错课的是(A•出现了为商业服务的柜房和飞钱B.在长安设立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C.对市场交易有严格的时空限制D•设市令或市长严格管理市场交易

3、8、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被称为“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有()①晋商②徽商③浙商④闽商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9、屮国资木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有()①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②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③实行文化专制政策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A•①②③氏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0、屮国古代冶金技术高超,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B.两汉时期发明了高炉炼钢和炒钢技术C.东汉杜诗发明了灌钢法D.16世纪以前,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一直领先世界11、两宋商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①打破坊市界限②打破时间界限,夜市繁荣③出现世

4、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④商品交易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雍正皇帝强调:“农为天下Z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这一政策()①巩周了农业的基础地位②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木主义萌芽的发展③促进了社会经济转型④加速了白然经济的解体A.①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阅读卜•列材料:材料一白居易的诗篇硃陈村》,描写了唐代的农村生活景彖:“徐州古丰县,有村口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盘。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5、家家守村业,头口不出门。……”材料二西汉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写道:“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屮。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眾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材料三口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彖。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和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卅i口耕农。……口耕

6、农这一阶层很不稳定,经常分化。——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请回答:(1)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一种什么样的经济?(2分)这种经济有哪些特点?(12分)(2)结合材料三,指出封建国家为什么历来关注口耕农阶层的存在(6分)(3)封建国家是怎样关注和稳定小农即口耕农的?(2分)(4)自耕农这一阶层为什么非常脆弱,很不稳定,经常分化?(4分)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牛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冥众,是犬下之人残也……今趋民而归Z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Z民转而缘南苗,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也。——贾谊《论积贮疏》材料二世儒不察

7、,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商固圣王之所欲来,商乂使具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一一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冋答:(1)材料一、二如何看待农业和工商业的关系?(4分)各白的理由是什么?(6分)你认为是否有道理?(6分)(2)探究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作用是有利有弊?或是利弊参半,还是不同时期各有利弊?(2分)请说明理由。(8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题号123■156789101112分数DBCABDBADCAC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26分)(1)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一种什么样的经济?(2

8、分)这种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