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云南公务员申论每周一练:人才发展

2017云南公务员申论每周一练:人才发展

ID:43203269

大小:2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8

2017云南公务员申论每周一练:人才发展_第1页
2017云南公务员申论每周一练:人才发展_第2页
2017云南公务员申论每周一练:人才发展_第3页
2017云南公务员申论每周一练:人才发展_第4页
2017云南公务员申论每周一练:人才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云南公务员申论每周一练:人才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云南公务员申论热点:垃圾治理背景链接2016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曾预言:“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计算机革命Z后,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又一次浪潮,将是世纪之交要出现

2、的垃圾革命。’‘如今看来,垃圾问题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个“世界难题二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垃圾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就环保部发布的《2016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中提到,去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9」亿吨,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8亿吨,后者处置率达97.3%O面对生活垃圾逐年增加的趋势,垃圾处理将持续遇到压力。此外,还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深陷垃圾围城困局,三分之二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75万击。与此同时,我国有近140个城市

3、根本没有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除了堆放,填埋成为另一种选择,但也给土壤安全和水质带來隐患。2016年7月16H,有网媒报道《苏州垃圾案未了人批上海垃圾疑再现江苏南通》,为此,上海市绿化市容局高度重视,立即责成相关部门主动与南通方而取得联系,并成立调查组跟踪处理。标准表述[权威论述]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习近平[生活垃圾污染的危害]城市生活垃圾和其它固体废物如果处理和管理不当,其所含有害成分将通过多种途径

4、进入环境和人体,对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多方面的危害。一是对土壤的污染。城市生活垃圾和其它固体废物长期露天堆放,其有害成分在地表径流和雨水的淋溶、渗透作用下通过土壤孔隙向四周和纵深的土壤迁移,迁移时,有害成分要经受土壤的吸附和其他作用,进而对土壤屮生长的植物产生污染,污染严重的土地甚至无法耕种。二是对大气的污染。城市生活垃圾和其它固体废物在运输、处理过程中如缺乏相应的防护和净化措施,将会造成细末和粉尘随风扬散;堆放和填埋的废物以及渗入土壤的废物,经过挥发和化学反应释放出有害气体,都会严重污染大气并使大气质量下降。三

5、是对水体的污染。如果将城市生活垃圾和其它固体废物直接排入河流、湖泊等地,或是露天堆放的废物经雨水冲刷被地表径流携带进入水体,或是飘入空中的细小颗粒通过降雨及重力沉降落入地表水体,水体都可溶解出有害成分,污染水质、毒害生物。有些简易垃圾填埋场,经雨水的淋滤作用,或废物的生化降解产生的渗沥液,含有高浓度悬浮固态物和各种有机与无机成分。如果这种渗沥液进入地下水或浅蓄水层,将导致严重的水源污染,而且很难得到治理。四是对人体的危害。生活在环境中的人,以大气、水、土壤为媒介,可以将环境中的有害废物直接由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

6、摄入人体,使人致病。所以,我们对城市生活垃圾必须做到“口产LI清、科学处理[当前我国垃圾治理形势]一是在政府建设和社会治理方面,政府“放管服J排放者负责和生产者责任延仲制度落实不到位,社会资本长期投资愿望和民营企业参与率较低,不能有效推动政府、社会、市场和技术的良性互动。二是在治理体制机制方面,各地各自为政、画地为牢的情况依然存在。一些地方垃圾治理的管理职能、治理链条割裂,阻碍跨域治理和跨行业治理,阻碍全流程一体化治理。三是在法规政策方面,存在底线不明、具休要求不全、约朿性不够、操作性不强等问题,缺少全面体现固

7、体废乔物属性和固体废弄物治理要求的法律法规,不能全面、科学地规范和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地加强垃圾综合治理。[参考对策]只有把垃圾治理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才能解决这些普遍存在于垃圾治理领域的全国性重大问题。只有全国一盘棋,才能有效治理过度包装、过度消费,治理垃圾山、“垃圾围城"、“垃圾围村"和垃圾跨行政区划偷运偷排等“垃圾病”。第一,调整“地方自治”政策为“地方负责,跨域合作"政策。修订“谁产生谁治理,谁排放谁治理,哪里排放便哪里处理"为“谁产生谁负责,谁排放谁负责,哪里排放便哪里负责处理明确区域合作机制与监督规范机

8、制,明确项目的选择原则、选址棊本方针、融资建设模式、安全卫生防护标准、规划评价与社会参与办法。鼓励结合区域一体化、都市圈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服务一体化发展,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区域内垃圾治理基地、园区或设施。第二,明确政府与社会的分工协作。政府要树立互动的治理理念,简政放权,做好“放管服J保障政府、企业、公众良性互动和共治。落实排放者负责原则和生产者责任延仲制度,群策群力,促进垃圾源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