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

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

ID:43204343

大小:397.31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0-02

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_第1页
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_第2页
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_第3页
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_第4页
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QX/T103-2009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调查原则、组织和调查程序5、调查内容和方法6、调查分析与评估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雷电灾害的调查原则、项目、组织、程序、内容、方法、分析与评估。本标准适用于因雷电引起的人员和生命体伤亡、建筑物的物理损坏、服务设施的损坏、环境的破坏等雷电灾害的调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合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

2、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GB/T13870.1-1992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第一部分:常用部分GB16840.2—1997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第2部分:剩磁法GB16840.4—1997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第4部分:金相法GB/T17949—2000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第1部分常规测量GB18802.1—2002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实验方法GB/T19663—2005信息系

3、统雷电防护术语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IEC62305-1雷电防护第一部分:总则IEC62305-4雷电防护第四部分:建筑物内电气和电子系统3、术语和定义3.1雷击—雷云对大地及地面物体、生命体的放电。3.2雷电灾害—由雷电造成的人员伤亡、火灾、爆炸或电气、电子系统等严重损毁,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3.3雷电灾害调查—在雷电灾害发生后,对事故现场情况、背景情况的勘察、取证、鉴定、评估以及做出结论的全过程。3.4雷电灾害鉴定—对事发现场调查得到的资料、数据、背景资料进行分析

4、,对现场提取的证物进行测试以确定事故的性质等级。3.5雷电流—流过雷击点的电流。3.6雷击点—雷电闪击在大地或地面高耸物体(建筑物、建筑物上的防雷装置、服务设施、树木等)的那一点。3.7雷电电磁脉冲—与雷电放电相联系的电磁辐射。所产生的电场和磁场能够耦合到电气或电子系统中,产生破坏性的浪涌电流或浪涌电压。3.8雷电流的热效应—强大的雷电流通过被雷击物体瞬间产生巨大热量又来不及散去,以致物体内部的水分大量变成蒸汽,并迅速膨胀产生巨大的爆炸力造成破坏。金属物体可造成融化或变形。3.9雷电流的电效应—雷电流产生的电磁

5、效应和雷电电磁脉冲通过阻性、容性、磁场耦合等形式造成电气、电子设备的损坏。3.10雷电流的机械效应—雷电流产生的机械效应应指雷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电动力和内压力的破坏作用。3.11外部防雷系统—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构成。3.12内部防雷系统—除外部防雷装置外,其他附加设施均为内部防雷系统,主要用于减小和防护在需要防护的空间内所产生的电磁效应。3.13共用接地系统—将各部分防雷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设备保护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和信息设备逻辑地连接在一起的装置。3.14屏蔽—一个外

6、壳、屏蔽或其他物体,能够削弱一侧的电、磁场对另一侧的装置或电路的作用。3.15电涌保护器—用于限制瞬时过电压和泄放电涌电流的电器,它至少包含一个非线性的元件。3.16闪电定位仪—实时测量雷电发生的时间、位置、极性、强度、回击数等多项雷电参数的系统。3.17剩磁法—采用对雷击点周围铁磁体剩磁检测判定是否发生雷击的方法。3.18金相法—对铜铝导线上的火烧熔珠和短路熔珠的不同金相组织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判定是否发生雷击的方法。4调查原则、组织和调查程序4.1调查原则雷电灾害调查应遵循及时、科学、公正、完整的原则。4.2

7、调查组织调查组织4.2.1调查组可由主管机构指定专业防雷机构组成组或直接派出调查组负责实施。4.2.2调查组成员应三人以上,调查取证不得少于两人。调查组成员应具有较全面的雷电及雷电防护.需要时可聘请相关人员参加调查组。4.2.3调查组所需要的仪器、设备(见附录)。4.3调查程序接受委托——成立雷电灾害调查组——制定调查计划——按本标准第5章的要求进行检查——按本标准第6章要求进行分析与评估——编写调查报告——全部资料归档5调查内容和方法5.1气象因素调查5.2环境因素的调查5.3历史因素的调查5.4防雷装置及设

8、备因素的调查5.5雷电灾害事故现场因素的调查5.5.1对于直观可见的雷击受损情况拍摄现场照片,对于现场熔珠、熔痕导体,应近距离拍照并提取样品留作进行“金相法”检查。什么是“金相法”一、实验目的:金属材料的使用通常遵循着“成分—组织—性能”的相互关系。金相即金相学,就是研究金属或合金内部结构的科学。不仅如此,它还研究当外界条件或内在因素改变时,对金属或合金内部结构的影响。所谓内在因素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