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用 涉江采芙蓉 归园田居

启用 涉江采芙蓉 归园田居

ID:43206916

大小:2.11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0-02

启用 涉江采芙蓉 归园田居_第1页
启用 涉江采芙蓉 归园田居_第2页
启用 涉江采芙蓉 归园田居_第3页
启用 涉江采芙蓉 归园田居_第4页
启用 涉江采芙蓉 归园田居_第5页
资源描述:

《启用 涉江采芙蓉 归园田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涉江采芙蓉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4123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表达感情的方式是: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读完这首诗

2、,你认为这首诗的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游子思念爱人、家乡的思想感情。归园田居陶渊明了解几个问题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陶渊明1、从何而归?明确:官场。 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对官场生活的厌恶。2、为何而归?(1)本性爱田园。 (2)由于官场的黑暗,无自由,无法实现抱负,作者归隐田园为独善其身。联系作者、背景作者陶渊明,东晋时期文学家。名潜,字元亮。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时官时隐,举棋不定。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

3、,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思考: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明确:“羁鸟”是笼中的鸟;“池鱼”是池塘中的鱼。这二者的特点是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觉得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场就如同“羁鸟”、“池鱼”一般,失去自由。说明作者身在海,宦而心系田园的心情,以唤起人们对自由的向往。3、归向何处?明确:园田。4、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描述。例如: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参考:屋后榆柳树影婆娑,浓阴覆地,习习清风平息心中焦

4、虑。眼前桃李芬芳,弄姿堂前,唤起心中欢欣。极目远眺,炊烟融入暮霭,侧耳谛听,依稀听得犬吠鸡鸣。)4、归去如何?明确:“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有“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神”之感。作者是在写自己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和那种轻松、平和、喜悦之情。总结诗人从自己的本性出发,写自己热爱田园,之后写到田园美,然后表达了自己愉快、舒畅的心情,对归返田园生活做了总结和赞美,同时也对官场做了否定。 由于文人的这种特殊情节,所以陶渊明在与官场决裂的时候定是做了很强的思想斗争,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不容易的。虽然他在田园中找到了一份宁静和快乐,但其内

5、心必有一丝酸涩。讨论陶渊明的归隐,是否可行?在当今时代是否可以提倡?再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