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交流回避制度

公务员交流回避制度

ID:43207478

大小:1.30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9-10-02

公务员交流回避制度_第1页
公务员交流回避制度_第2页
公务员交流回避制度_第3页
公务员交流回避制度_第4页
公务员交流回避制度_第5页
公务员交流回避制度_第6页
公务员交流回避制度_第7页
公务员交流回避制度_第8页
公务员交流回避制度_第9页
公务员交流回避制度_第10页
资源描述:

《公务员交流回避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公务员交流回避制度公务员交流制度公务员回避制度公务员交流制度•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交流制度将成为我国公务员制度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已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我国公务员交流制度作出了新的规定,要求机关根据工作需要或公务员个人愿望,通过调任、转任、挂职锻炼三种形式,进行在机关内部调整公务员工作职位,或者将非公务员身份的公职人员调入机关担任一定层次公务员职务的管理活动。•调任是指党政机关以外的工作人员调入党政机关担任领导干部,以及干部调出党政机关任职。•转任是

2、指干部因工作需要或其他正当理由在党政机关之间平级调动(包括跨地区、跨部门调动)。•挂职锻炼是指有计划地选派干部在一定时间内到基层机关或者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上级机关担任职务。实行干部交流制度的积极意义1、有利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水平提高。2、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3、有利于深化改革,开创工作新局面。4、有利于干部管理机制注入新活力。5、有利于提高领导班子整体效能。6、有利于干部个人成长。7、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交流制度是公务员流动的一种鼓励性措施,它旨在通过对公务员进行职位的变动,以实现公务员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

3、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从而充分地发挥公务员的潜能,以实现有效的公共管理。•多年以来,各级党政部门结合领导班子换届和调整,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一部分干部进行了交流,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任何制度都不是万能的,都需要时间和经验来逐步完善,在肯定实施干部交流制度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也要了解到制度的不足,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和修正。公务员交流存在的负面效应完善我国公务员交流制度的建议一、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引导,营造干部交流的良好环境•要破除决策层的思想障碍•要破除干部交流体制性障碍•要破除干部交流主体认识上的障碍二、认真总结经验,做好干

4、部交流的中长期规划•与发展需要相结合•与班子结构相契合•与领导气质相吻合•与岗位要求相符合•与能力重点相适合三、进一步明确干部交流的基本要求•明确干部交流的对象和类型•把握干部交流的适当时机和比例•确定干部交流的主体流向和合适跨度四、把握重点,细化操作,确保干部交流工作的健康开展•科学规划,制定方案•大胆创新,丰富形式•公开透明,扩大民主•分类指导,确保实效•五、创新体制,为干部交流制度提供有效保障•完善激励机制•确立科学的考核方法•建立跟踪培养制度•加强约束机制六、统筹兼顾,切实解决影响干部交流的有关问题•解决好保持工作连续

5、性的问题•解决好相关配套制度建设的问题•解决好“条块”间干部交流难的问题第二节公务员回避制度“南人官北、北人官南”荐举中“避乡”科举中“避亲”任官中“避籍”“在职官,寄籍五百里不得任职”。一、公务员回避制度概念广泛性•公务员回避制度是指为使国家公务员不因亲属关系对职务活动产生不良影响,对公务员任基职本特、点执行公务、任职地区等方面作的限制性规定的总称。强制性预防性二、回避类型基本1.任职回避类型(一)任职回避•任职回避,是指对有某种亲属关系的公务员,在担任某些关系密切的职务方面作出的限制。夫妻关系三代以内回避亲属直系血亲关系旁

6、系血亲近姻亲关系(二)公务回避•《公务员法》第七十条:•公务回避是指对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1所.涉处及理本的人问利害题关涉系及的本;人或者与本人有某种2亲.涉属及关与系本的人有人亲员属时人所员作的出利的害限关系制的性;规定。•3.其公他务有员可回能影避响的公情正形执:行公务的。【案例】•X市教育局在新一批干部任免的公示期间,该局一名工作人员向教育局机关提出意见:认为该局拟任科长的一名公务员应当执行任职回避。教育局审查后直接做出了该名同志任职回避的决定。•问题:•(1)列出需要任职回避的几种亲属关系?•(2)X市教育局做出的任职

7、回避的决定程序是否合法?为什么?•(3)谁有权申请公务员回避?【分析】•1、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2、该教育局做出的回避决定程序合法。机关根据公务员本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申请,经审查后做出是否回避的决定,也可以不经审查直接作出回避决定。•3、公务员本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都可以申请公务员回避。(三)地域回避•地域回避是指对公务员原籍任职方面所作的限王某不可能当选乡长。制规定。《公务员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案例】某非民族乡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前夕,“公务员担任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

8、关群众议论乡长选举问题。甲村民说,王××这次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应当实行地域回避,法律当选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王××是本乡人,本乡另有规定的除外。”人不可能当乡长。乙村民说:那不一定,王××县(市)委书记、县(市)长职务以及县纪检工作踏实,政绩突出,在群众中有很大威信,他机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