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备考讲座

地理高考备考讲座

ID:43207912

大小:4.68 MB

页数:120页

时间:2019-10-02

地理高考备考讲座_第1页
地理高考备考讲座_第2页
地理高考备考讲座_第3页
地理高考备考讲座_第4页
地理高考备考讲座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高考备考讲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7年地理高考备考讲座北京师大附中王树声一、应对高考挑战,体会试卷变化1、命题思路稳中有变通过近几年高考命题思路的变化,为每一位有兴趣研究高考的老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们关注的不仅是每年考试的试题与答案,而应该在学习高考改革思想的基础上,研究“以能力立意”在试题方面的体现,从而发现试卷中所揭示的信息,对我们在教学和复习备考方面带来的启示。2、当前复习方法不够科学 难以适应新高考每一次新出现的高考试题,都会向我们的教学提出新的挑战,迫使我们要思考一些问题。目前在教学中脱离高考要求,各年级“各自为战”(未能从整体上进行能力培养)的做法并不

2、少见,复习工作中“投入高、负担重、方法死、效率低”的不科学的备考方法还相当普遍,对新高考的不适应,困扰着不少教师和考生。3、传统复习备考的不适应表现关键在于对高考改革的方向把握不准,对命题思路的变化体会不深,对能力考查的要求不甚明确,不去认真研究高考改革的思路,因而在教学和复习方法上仍因袭传统做法,总想“猜题押宝”,希望从知识点上(猜重点难点)获取点什么信息,实际这些已经不适应今天的考试。今天高考考的是会思考、会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改进复习方法应对挑战彻底扭转那种只相信“猜考点、背书本、多做题”的“知识立意”的办法。注意学习有关试

3、卷分析及《考试中心》所发表的一些指导性文件的精神。科学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整理加工而不是机械照搬;选择做题而不是题海战术;重视技能而不是只背知识。二、根据试卷特点,剖析命题思路1、题型题量基本稳定题型结构稳定在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两方面,基本形成比较固定的模式,题量及赋分比例也基本固定,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考生的备考心态,在考场上不致感到全然陌生,有助于临场的发挥。反映了高考不是每年变新招,让人摸不透,而是在可能范围内增加透明度,不是以考生为“敌”,而是反映了以人为本的理念。2、以能力立意的测试思想体现明显综合科目测试,考查考生所学相关学科

4、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重视思维过程,重视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强调的能力,主要是学习能力,即选择、加工、提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并进行描述或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36.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5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6、图7依次表示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和逐年统计次数。(1)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盆地、盆地。(2)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盆

5、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高原和平原。(3)说明图5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分析图5、图6、图7,回答下列问题解题思路提示运用心理地图进行空间思维想象西路、西北路沙尘暴所经过的地区,然后思考沙尘暴的景观和形成原因,得出地表环境特点。答案:(1)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2)准噶尔盆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3)干旱、半干旱(缺水),沙漠(荒漠和黄土)广布,植被稀疏。(4)指出图6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5)在图7显示的450年间,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变化呈现出的规律。在明王朝灭亡时,沙尘暴约发生了次。提示:明王朝灭亡时的年

6、份是1644年分析图6中从季节分布特点思考原因 从图7中沙尘暴出现次数发现规律例题: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R1、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的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的过程。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气温(温度)风(风

7、力)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会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5)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泊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为咸水湖)。36、(36分)图7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

8、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试题信息的类型、结构、数量等36、(36分)图7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1)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