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

ID:43211291

大小:140.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0-03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_第1页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_第2页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_第3页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_第4页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记叙文: 表现手法及作用常见题型1,本文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么?2,某事物的象征意义是什么?3,本文与我们学过的某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异同点?4,找出文中的伏笔和照应的句子。记叙文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与写作手法的含义基本相同,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包括:对比、象征、伏笔、铺垫、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扬抑、悬念、卒章显志、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以小见大、前后照应等。作用分别如下:1、象征: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

2、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散文常用)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增强文章表现力。如冰心的《小桔灯》中的小桔灯象征了光明和胜利,象征着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再如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用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就是衬托。作用:突出本体的××特点。A: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如《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

3、偏见;再如《爱莲说》用牡丹和菊来侧面衬托莲的独特的美。《口技》中写宾客的反应,可以侧面衬托口技人技艺精湛;B: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如《故乡》开头描绘了荒凉萧索的村景,十分贴切地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A: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写主人公警官奥楚蔑洛夫前后态度的对比,鲜明地刻画了“变色龙”见风使舵的性格。B: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

4、比,揭示出他们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C:《故乡》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比中“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4、借景抒情: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5、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小说常用)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

5、,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作用:上下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7、伏笔:伏笔,实际上是一种交待,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埋下伏笔后,后边一定要有照应。这种关系密切的相关描写,前面的叫伏笔,后面的叫铺垫。作用:

6、前后连贯、结构严谨的效果。如《故乡》中,“我”刚回到故乡时,母亲说“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这是一处伏笔,它不仅点明了闰土和“我”的关系,而且暗示“我”将要与闰土见面,使后面闰土的出场十分自然。8、铺垫。为主要情节做准备或酝酿高潮到来之前的一系列非主情节。(小说常用)作用:它可以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如《荔枝蜜》采用了层层铺垫的写法。写荔枝林的茂盛,是为蜜蜂

7、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写荔枝蜜的甜香,是为下文赞颂蜜蜂作铺垫;写蜜蜂的辛劳,又是为赞颂劳动人民作铺垫。9、照应:是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方式主要有与伏笔照应、与开头或题目照应、反复照应等。照应得好,可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主题更加鲜明强烈。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情节完整,结构严谨,突出主题。如《背影》一文中四次写“背影”,三次写“流泪”,反复照应,感情抒发一次次更加强烈,滚滚热泪既表达了儿子的情感,又衬托出背影形象的感人,这篇文章是情与泪的结晶!议论文:强化××论点。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10、

8、以小见大:抓住最能体现大主题、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和生活哲理的小事件来叙写。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感人且具有社会意义。11、卒章显志:层层铺叙,直到最后才突然揭开谜底,令人恍然大悟,然后又转入深深的思考之中。12、悬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马上知道底细的情景。它可以是一个场面、一段情节,可以是贯穿全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