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探索更小的微粒

7.3探索更小的微粒

ID:43211442

大小:1.39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03

7.3探索更小的微粒_第1页
7.3探索更小的微粒_第2页
7.3探索更小的微粒_第3页
7.3探索更小的微粒_第4页
7.3探索更小的微粒_第5页
资源描述:

《7.3探索更小的微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粒子探索的历程人类是如何一步步揭开物质结构之谜的?【回顾】2134“端”说“分子”“原子”“原子核+电子”墨子道尔顿德漠克利特J.J.汤姆生一、粒子探索的历程汤姆生的葡萄干蛋糕原子结构模型合理吗?【J.J.汤姆生】【简介】1856年出生于英格兰。学习于曼彻斯特欧文学院,1884年搬到了剑桥大学担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他的学生之一是欧内斯特·卢瑟福,卢瑟福于1919年接替汤姆生就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因为X射线的发现,他发现原子内带负电的粒子命名为电子。因这一发现获得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极富戏剧性的是,他的儿

2、子J.P.汤姆生后来因证实电子是一种波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质疑】二、原子核式结构【α粒子散射实验】【思考】1、你觉得该现象与汤姆生模型有什么矛盾?2、你觉得应该构建一个怎样的模型?二、原子核式结构【核式结构模型】1.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绕核高速运动。2.原子核很小,但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里。4.原子核带正电量与核外电子带负电量相等。3.原子内部很空,电子非常小,质量可忽略不计。【卢瑟福.E】【简介】二、原子核式结构新西兰著名物理学家,被称为核物理之父,开拓了原子的轨道理论,还发现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元素“

3、鑪”。他就学尼尔森学院和坎特伯雷大学,得到三个学位,1895年,卢瑟福到卡文迪许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1898年,卢瑟福被指派担任麦吉尔大学物理系主任,在那里的工作使他获得了19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证明了放射性是原子的自然衰变。他的一个名言是,“科学只有物理一个学科,其他不过相当于集邮活动而已”。人类认识原子核的结构和它的变化规律,是从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的。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打出一种粒子,经测定荷质比知道它是氢原子核,叫做质子。以后又从氟、钠等原子核中打出质子,从而断定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人们又发

4、现绝大多数原子核的质量2倍于质子质量,但原子核所带电荷跟质子电荷相等,据此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内还存在另一种质量跟质子差不多、不带电的粒子,称为中子。这一猜想被他的学生查德威克用实验证实。原子核还能分吗?三、探索更小的粒子【思考】三、探索更小的粒子【原子核结构模型】1.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4.不是所有的原子核内都有中子,例如氢。3.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质量相当,依靠核力结合。2.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查德威克】【简介】1891年出生在英国,中学时代成绩平平,但坚持自己的信条:会做则必须做对,一丝不

5、苟;不会做又没弄懂,绝不下笔。他这种不骛虚荣、实事求是的精神,使他在科学研究事业中受益一生,大学时被卢瑟福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被投入了平民俘虏营。1932年发现“中子”。中子的发现完成了原子物理研究上的一项突破性进展,开创了人类利用原子能的新时代。查德威克因发现中子的杰出贡献,获得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三、探索更小的粒子三、探索更小的粒子质子和中子还能分吗?【思考】1964年盖尔曼提出夸克的设想,认为质子和中子由一种理论上假设的“夸克”构成。他因此获得了196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讨论】夸克还能再分吗?怎么分?(提高

6、粒子的运动速度)各级微小粒子的发现过程有什么共同特点?三、探索更小的粒子【归纳】利用粒子相互撞击,破坏粒子结构,观测粒子内部是否有新粒子出现。【粒子加速器】【思考】如何提高粒子的撞击能量?例、说出下图中各种粒子的名称和带电情况。例、已知钠原子的质量是氢原子的23倍,内部有11个电子,那么原子核内有个质子,有个中子。如果钠原子带1个正电荷,那是因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