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校长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ID:43212345

大小:616.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0-03

校长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_第1页
校长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_第2页
校长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_第3页
校长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_第4页
校长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校长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校长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肖军辉一、文化及校园文化的含义文化,既是一个使用最广泛,也是一个语义最复杂的概念,人们张嘴就说:“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传统文化”、“先进文化”、“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我们湖南有“湖湘文化”、益阳有“竹文化”……但并不知道它的确切含义。其实,我们可以先从字面入手,从“文”和“化”两个层面来理解“文化”的含义,第一是“文”的层面。那么“文化”的意思就是“纹花”,“文”就是“纹”。“纹”首先是一个动词,也就是在皮肤上,在

2、岩石上或者其它什么东西上刻画的动作,类似于纹身的行为;它同时又是一个名词,即刻画动作留下的印痕和图案。“花”就是图案,也就是“花纹”,它是“纹”这一动作的结果(考古学所发现的文化,几乎都是一些花纹和图案),是人类实践符号化的结果,当社会实践(纹、刻)留下的结果(纹、图案、花纹、符号)成为一个“社会事实”之后,就使社会与个人之间有了关联。个体通过对“花纹”或者“符号”的识读和关联性想象,认知到社会整体的意义。于是,就出现“文化”的第二层含义,即“化”的含义。也就是“教化”的“化”,这就是《易经》里所说的“观乎天文,以

3、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的意思。所谓“天文”就是“天象”,也就是“自然之象”,它是宇宙造化留下的可见的“花纹”;所谓“人文”,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留下的“花纹”、“符号”,也就是“文化”,“文化”反过来又能影响、规范、制约后人的实践活动。“文”是一个生产实践的范畴,“化”是一个伦理教化的范畴,两者结合在一起,才构成社会实践的整体。因此,从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所习得的和所获得的一切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也就是说,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生活方式。汉语中“文化”一词,在字面上就对文化概念作了高度的概括,“文”的

4、内涵,包容着如下一些意思: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技术、学问、仪表、礼节、观念、思想等。文化的“化”,有表层和深层两种意思,表层指事物的普及、流传,广为流行、蔚然成风等,深层指事物对人的感化、教育、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等。《辞海》对广义文化的定义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里“创造”一词,就意味着“文”的内涵,因为“创造”离不开对科学、艺术、思想等的运用;定义中的“财富”,就意味着“化”,因为只有对事物的进步性、发展性、先进性的性质有了感悟,以及由此生发出珍爱、自豪、激奋

5、的情怀,这才会把事物称作财富。广义的文化概念,在认识、研究、促进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等方面有其“总和”意义。然而,由于在人类千千万万的财富中,不同事物的文化含义有大有小,为了对那些文化成分多、作用大的事物有足够的认识,人们便把这些事物冠以“文化”名衔,这就有了狭义的文化概念,它具有相对的程度分辨意义。广义的文化好比是大河,狭义的文化好比是沟渠,是万千涓涓细流汇成了浩淼的文化长河,这是两者的依存关系;广义的文化概念的作用好比是将流水区别于沙土,狭义文化概念的作用是将溪流区别于那些虽有水分却不成为“流”的事物。这是两者各自

6、所起的作用;两者都意味着“水”(犹如“文”),又都意味着“流”(犹如“化”),这是两者内涵的一脉相承之处。狭义文化以作用方式可分成三种类型:一是教化性文化事物,如思想教育、品德修养、政治宣传、文化学习等,本身就是文化的积淀物、凝结物,又直接以教化人为目的;二是熏陶性文化事物,如文学欣赏、艺术表演等,主要目的是对艺术魅力的领略,而往往伴随着对精神品格的熏陶;三是感悟性文化事物,如喝酒、品茗、种花、体育比赛等,这类事物被称作文化常让人困惑,其内涵有待于人的感悟。文化底蕴深的人感悟就多,反之则少。校园文化就是指以校园为地

7、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的学校教育、管理、学习、生活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等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既反映文化的一般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校园文化是学校风貌和个性的总和,是一所学校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社会上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在学校的反映。校园文化对学校所有成员特别是对学生有现实影响和潜在影响,主要包括: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感、传统风气、生活方式、心理氛围、人际关系、行为规范、学校制度、物质环境等。校园文化涵盖在主要有价值观、理想追

8、求、思维方式、道德情感等构成的精神文化,主要有学校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构成的制度文化,以及主要有学校的物理空间、物质设施构成的环境文化之中。因此,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就构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三个基本要素。具体来说,校园文化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思想;第二,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措施;第三,学校的物化环境和设施;第四,学校的文化活动和氛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