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PPT(P42)

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PPT(P42)

ID:43215895

大小:5.57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10-03

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PPT(P42)_第1页
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PPT(P42)_第2页
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PPT(P42)_第3页
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PPT(P42)_第4页
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PPT(P42)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PPT(P4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目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及发展目标水泥窑第一代、第二代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定义及特征水泥窑第一代、第二代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构成几个主要问题的研究余热电站对水泥窑的影响关于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发展目标水泥余热发电项目CDM的监测及相关要求对于余热发电量的监测CDM项目监测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监测设备安装要求及保证办法数据管理系统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及发展目标水泥窑第一代、第二代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定义及特征水泥窑第一代、第二代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构成几个主要问题的研究余热电站对水泥窑的影响关于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发展目标水泥窑第一代纯低温余热发

2、电技术的定义及特征水泥窑第一代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是指在不影响水泥熟料产量、质量,不降低水泥窑运转率,不改变水泥生产工艺流程、设备,不增加熟料电耗和热耗的前提下,采用0.69~1.27MPa-280~330℃蒸汽将新型干法水泥窑窑尾预热器排出的废气余热、窑头熟料冷却机排出的废气余热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定义:特征:1)冷却机仅设一个用于发电的抽废气口;2)汽轮机主蒸汽温度不可调整,随水泥窑废气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水泥窑第二代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定义及特征定义:在不影响水泥熟料产量、质量,不降低水泥窑运转率,不改变水泥生产工艺流程、设备,不增加熟料电耗和热耗的前提下,采用1.57~3.4

3、3MPa-340~435℃蒸汽将水泥窑窑尾预热器排出的废气余热、窑头熟独立的蒸汽过热器,提高电站运转率和稳定性出口废气温度可调整装置可满足不同季节、湿度物料烘干需求料冷却机排出的废气余热转化为电能的技术。特征:设置独立过热器汽机主蒸汽温度参数不随废气温度变化两个或两个以上用于发电的抽废气口循环风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及发展目标水泥窑第一代、第二代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定义及特征水泥窑第一代、第二代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构成几个主要问题的研究余热电站对水泥窑的影响关于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发展目标水泥窑第一代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构成技术要点热力系统构成模式(1)单压不补汽式纯低

4、温余热发电技术热力系统热力系统构成模式(2)复合闪蒸补汽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热力系统热力系统构成模式(3)双压补汽式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热力系统3)最重要的特点是发电主蒸汽参数均采用0.689~1.27MPa-280~330℃。上述三种模式共同的特点:区别仅在于1)窑头熟料冷却机在生产0.689~1.27MPa-280~330℃低压低温蒸汽的同时,或同时再生产0.1~0.5MPa-饱和~160℃低压低温蒸汽,或同时再生产105~180℃的热水;2)汽轮机采用补汽式或不补汽式汽轮机;3)在相同废气参数条件下,如果以第一种模式发电能力为100%,则第二种模式大约为101.5~102%,

5、而第三种模式大约为102~103%;4)第一种模式不受汽轮机房与冷却机相对位置的影响,第二种模式(复合闪蒸补汽式)适用于汽轮机房与冷却机距离较远的情况,第三种模式适用于(双压补汽式)汽轮机房与冷却机距离较近的情况。问题:优点是能发电,系统简单,总投资低;缺点:1)将窑头熟料冷却机排出的总废气分为两个部分自冷却机中抽出。2)利用窑尾预热器排出的废气经SP余热锅炉生产蒸汽,SP余热锅炉生产的蒸汽与AQC余热锅炉生产的蒸汽及热水合并后通过汽轮机及发电机转换为电力。带有5级预热器的水泥窑窑尾废气温度≤330℃生料烘干废气温度≥170℃满足煤磨烘干所需废气参数不影响水泥熟料产量及运转率不

6、增加水泥熟料烧成热耗及电耗不改变水泥生产用原燃料的烘干热源不改变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条件热耗<3140KJ/kg或预热器出口废气温度<330℃生料烘干温度>170℃吨熟料发电量<3140KJ/kg-35kW·h1.理论计算发电能力低;2.蒸汽温度不可调,汽轮机寿命受影响;3.烘干温度不可调;4.对水泥窑波动的适应性不好;5.窑头、窑尾余热锅炉互相影响;6.单位KW投资高2750t/d5500t/d实际熟料产量实际熟料产量余热发电功率≤4000kW≤8130kW水泥窑第二代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构成冷却机废气余热分布不带余热发电时的冷却机废气温度及热量分布第一代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7、冷却机废气排放方式及废气温度、热量分布第二代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冷却机废气排放方式及废气温度、热量分布第二代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热力系统基本构成模式之一第二代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热力系统基本构成模式之二第二代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热力系统基本构成模式之三带有旁路放风的新型干法水泥窑第二代余热发电技术热力系统构成模式多级取废气余热梯级利用ASH过热器调整蒸汽参数多级混压进汽(即补汽式)汽轮机1.57~3.43MPa相对高压蒸汽段0.15~0.5MPa低压蒸汽段C2过热器100~130℃热水段布置受热面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