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第四章第二节 方差

概率论——第四章第二节 方差

ID:43216927

大小:503.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10-03

概率论——第四章第二节 方差_第1页
概率论——第四章第二节 方差_第2页
概率论——第四章第二节 方差_第3页
概率论——第四章第二节 方差_第4页
概率论——第四章第二节 方差_第5页
资源描述:

《概率论——第四章第二节 方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4.2方差前面曾提到在检验棉花的质量时,既要注意纤维的平均长度,还要注意纤维长度与平均长度的偏离程度.那么,怎样去度量这个偏离程度呢?用E[X–E(X)]来描述是不行的,因为这时正负偏差会抵消;用E[

2、X–E(X)

3、]来描述原则上是可以的,但有绝对值不便计算;通常用E{[X–E(X)]2}来描述随机变量与均值的偏离程度.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4.2.1方差的概念与计算定义4.3设X是随机变量,若E{[X–E(X)]2}存在,则称其为X的方差,记为D(X)(或Var(X)),即称为X的标准差.特别地,如果X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律为则如果

4、X是连续型随机变量,其概率密度为f(x),则将方差定义式右端展开,并利用数学期望性质可得即今后我们会经常利用这个式子来计算随机变量X的方差D(X).4.2.1方差的概念与计算【例4.13】求例4-2中随机变量X的方差D(X).解:由于1161所以4.2.1方差的概念与计算4.2.1方差的概念与计算【例4.14】设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λ(λ>0)的泊松分布,求D(X).解:由于X的分布律为,k=0,1,2,…,在例4-4中已经求出,下面计算E(X2):故4.2.1方差的概念与计算【例4.15】设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0)的指数分布,求

5、D(X).解:由于指数分布的概率密度为在例4-7中已求出,故有4.2.1方差的概念与计算【例4.16】设随机变量X服从(a,b)上的均匀分布,求D(X).解:由于均匀分布的概率密度为所以4.2.1方差的概念与计算【例4.17】设(X,Y)的概率密度为求D(X)及D(Y).解:记D:

6、y

7、

8、)=0;(2)设c是常数,X是随机变量,则D(cX)=c2D(X),D(X+c)=D(X);(3)设X,Y是两个随机变量,则有D(X+Y)=D(X)+D(Y)+2E{[X–E(X)][Y–E(Y)]};特别,当X,Y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时,有D(X+Y)=D(X)+D(Y);(4)D(X)=0的充要条件是X以概率1取常数c,即P{X=c}=1.4.2.2方差的性质(1)设c是常数,则D(c)=0;证明:(2)设c是常数,X是随机变量,则D(cX)=c2D(X),D(X+c)=D(X);证明:4.2.2方差的性质(3)设X,Y是两个随机变量

9、,则有D(X+Y)=D(X)+D(Y)+2E{[X–E(X)][Y–E(Y)]};特别,当X,Y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时,有D(X+Y)=D(X)+D(Y);证明:当X,Y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时,4.2.2方差的性质性质(4)证明从略.由性质(2)和(3)容易推广得到,若X1,X2,…,Xn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为常数,则前面例4-3中已经用定义求出了二项分布的数学期望,现在再用数学期望和方差的性质来求它的期望和方差。4.2.2方差的性质【例4.19】设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B(n,p),求E(X)和D(X).解:X可视为n重伯努利试验中某

10、个事件A发生的次数,p为每次试验中A发生的概率.引入随机变量Xi(i=1,2,…,n):则又4.2.2方差的性质因为X1,X2,…,Xn相互独立,且由数学期望和方差的性质可得4.2.2方差的性质【例4.20】一机场班车载有20名乘客自机场开出,途中有10个车站可以下车,如果到达一个车站没人下车则不停车,用X表示班车的停车次数,求X的数学期望E(X)及标准差.(设每位乘客在各个车站下车是等可能的,且各位乘客是否下车相互独立)解:依题意,每位乘客在第i个车站下车的概率均为1/10,不下车的概率均为9/10,则班车在第i个车站不停车的概率为所以

11、4.2.2方差的性质从而,4.2.2方差的性质【例4.21】设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求D(X).解:设,由于所以Z~N(0,1),从而又E(Z)=0,所以故【实验4-1】用Excel计算例4-2中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与方差.实验准备:函数SUMPRODUCT的使用格式:SUMPRODUCT(array1,array2,array3,...)功能:返回多个区域array1,array2,array3,...对应数值乘积之和.X1000050001000100100pi1/1052/10510/105100/1051000/105p0实验步骤

12、:(1)整理数据如图4-2左所示.图4-2计算数学期望(2)计算E(X),在单元格B8中输入公式:=SUMPRODUCT(A2:A7,B2:B7)得到期望E(X)如图4-2右所示.(3)为了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