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课)

《一剪梅》(课)

ID:43218113

大小:1.02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0-03

《一剪梅》(课)_第1页
《一剪梅》(课)_第2页
《一剪梅》(课)_第3页
《一剪梅》(课)_第4页
《一剪梅》(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剪梅》(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贺彬有一个女子……“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温柔娇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倜傥豪放乱世美神婉约词宗——李清照1、知人论世,境遇不同,诗情有别。2、以意逆志,解读意象,体会情感。【学习目标】课前预习案第一步:通读本词,勾画重点字词。第二步:结合【自主学习指导】自学,完成【预习案】。下课时,组长评价后交给老师。结构特点:①本词为双调,每段四句,每句四拍;②双数句分解为两小句,每小句四字。诵读要领:单数句缓慢悠长,双数句轻快短促,借助意象和韵脚(秋、舟、楼、流、愁、头)帮助记忆。【诵读指导】红藕/香

2、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诵读节奏:请一位同学范读有感情地齐读【知人论世】生活是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根据李清照不同时期的经历,阅读不同时期的词作,体会不同境遇下的不同诗情。前期:《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后期:《声声慢》课前预习情况:根据导学案预习答题内容和书写情况判分10分——5、7、8组9分——1、2、6、9组8分——3、4组根据李清照

3、的经历与词作,总结什么是“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请【预习案】完成最好的7组同学:课堂探究案第一步:在【探究指导】下自己思考【合作探究】的问题。第二步:将【合作探究】中遇到的疑问与同学交流。第三步:组长组织本小组同学按照老师的布置,准备展示。题目展示点评补充探究一(书面)3、4、65探究二(口头)1、2、7、89【合作探究】1、词中写了哪些意象?仿照例子,选取两个意象,品味其中蕴涵的情感。荷花、玉簟、锦书、鸿雁、月亮、落花、流水例:“红藕”即荷花,池塘中的荷花色香俱残,也透露出秋的冷落、萧条。在这

4、季节变迁时,丈夫离家日久,更觉孤单寂寞。同时也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叹。2、有人说这首词无处不言“愁”,你同意吗?试从词中选取自己喜欢的句子,发挥联想和想象,在丰富充实中来品味词人的情感。课后训练案A上片首句通过视觉、触觉的感受,点明时间已进入深秋,接下两句写词人轻轻解开丝罗的裙衣,小心登舟的情态。B“云中”三句是说,当空中大雁飞回来时,谁托它捎来书信?我正在明月照满的西楼上盼望着呢。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全恰当的一项是()课后训练案C下片前三句的意思是说,自己与丈夫分居两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5、直接点明了夫妻的两相恩爱,充分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D“此情”三句的意思是说,这种相思之情,如同“花自飘零水自流”一样,是没有办法可以消除的。B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全恰当的一项是()2、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全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写词人思念其丈夫赵明诚,下片写离愁无法排遣。B上片写相思,虽无一字道出,却句句包孕,极为含蓄。C“云中”句虽是词人的主观臆想,却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切怀念。D后三句新颖别致,以浅近朴实的语言,生动地写出了感情的不可遏止。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