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一章)

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一章)

ID:43220740

大小:7.13 MB

页数:96页

时间:2019-10-04

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一章)_第1页
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一章)_第2页
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一章)_第3页
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一章)_第4页
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一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一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测色与计算机配色概述第一章光与色的基础知识第一节光和色第二节颜色的分类和表征第三节颜色的混合感觉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客观世界听觉视觉味觉嗅觉神经系统对外界现象和事物产生认识什么颜色?视觉是感觉中重要的一种眼睛是一种高级的光学系统,能够反映外界物体的形状和颜色人的眼睛仅对380~780nm的光波敏感颜色视觉决定于光源(illuminant)、物体(object)、观测者(observer)太阳色彩视觉测试色彩视觉测试颜色的数字信息31组反射率值织物样品NEXTNEXT颜色标准样品光源电子信号光电二极管阵列单色光镜反

2、射率样品颜色的表征NEXT反射率数据布样分光光度计NEXT反射率数据波谱曲线NEXT反射率数据波谱曲线R/%λ/nm根据色差值判断CMC色差公式以色差值判断颜色的视觉差异ΔE=0完美匹配ΔE=0.3刚可察觉ΔE≤0.8可接受ΔE≥1.2拒绝NEXTR/%R/%λ/nmλ/nm色度学(colorimetry)研究人的颜色视觉规律、颜色测量理论与技术的科学。以物理光学、视觉生理、视觉心理、心理物理学等学科为基础(还应包括现代工业技术)以统一的标准,对颜色做定量的描述和控制。可见光区域第一章光与色的基础知识第一节光与色一

3、、光波长(nm)波长(nm)可见光与电磁波波长的关系可见光lCosmic raysX射线UVIR电磁波可见光波长范围物理学意义:380-780nm人的颜色视觉意义:400-700nm能量决定了光的强度,波长决定了光的颜色。光的波长决定了人眼所能看到的颜色。相同波长的光,如果辐射能量不同,则人眼将看到不同明暗程度的色彩。在颜色科学中,所研究的光是为眼睛所能感受到的,因此在颜色科学中所谓的光是指,能作用于人眼,并能引起明亮视觉及颜色感觉(色觉)的一种电磁辐射,即可见光。二、光的色散牛頓─三棱镜色彩实验光源三棱镜白色光紫

4、青蓝绿黄橙红可见光谱自然光通过三棱镜分光物理学概念:复色光:由不同波长的光组合在一起的光。单色光:单一波长的光,如激光。颜色测量中光的概念与物理学概念的区别:较窄波长范围内的光(物理学中仍然认为是不同波长的光组成的复色光)在颜色测量中通常被看成是单色光。可见光谱的颜色感觉红色649~750nm橙色600~640nm黄色550~600nm绿色480~550nm蓝色450~480nm紫色400~450nm三、物体的颜色(物体的光谱特性)物体显示颜色的原因:对光的选择性吸收。λ/nmR/%R/%λ/nm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呈

5、现不同颜色,是因为物体具有对落在其表面的光谱成分有选择地透射、吸收和反射的特性,这种特性称为物体的光谱特性。透明体的颜色(滤色片,胶片)主要由透过的光谱组成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主要由反射的光谱组成决定。(一)有色物质的浓度光照射在透明物体上,一部分光透过物体,另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溶液中有色物质与光密度的关系:固体中有色物质在一定范围内成线性关系(二)反射物体的光谱特性光照射在非透明体上时,由于其表面分子结构差异,而形成选择性吸收,将可见光中某些波长的辐射能吸收了,将其余波长的光反射出来。0102030405060

6、708090100400500600700R/%λ/nm纤维材料的折光系数、织物组织等。如:纤维中染料的多少还原染料皂煮前后的色光变化物体的色泽决定于吸收光的波长,如吸收400~420nm的蓝紫光,显示黄色;吸收560nm左右的绿光,则显示紫色。颜色的纯度决定于反射率曲线的形状。物体颜色的深浅决定于反射率的高低,这与物体中的有色物质浓度和有色物质的状态、物体的表面积大小、表面性质、照明光源以及入射角大小等物理因素有关。温度和湿度超细纤维不容易染深色,原因:颜色=镜面反射的白光+内部反射的彩色。表面积大,反射白光成分

7、比例多,颜色浅。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四、人的视觉系统(颜色的生理学系统)—感光系统人眼的感光系统由视网膜组成,视网膜上分布着视觉感光细胞(按细胞的形状而命名为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相当于相机内的感光片,是眼球的最里层,位于眼球后极的中央部分。杆体细胞感绿锥体细胞感红锥体细胞感蓝锥体细胞2°视角193110°视角1964210人眼睛的视觉特性:1.视角视角为被观察对象的大小对人眼睛形成的张角。其大小决定视网膜上投影的大小。CIE观测者°°视角α的特征:tan=A:物体面积的大小;D:物体与眼睛之间的距离。因此,视角的大

8、小决定于:(1)物体面积的大小;(2)物体与眼睛的距离。距离一定,物体大,则视角大;同一物体,距离眼睛越近,视角越大。视角与颜色视觉有关系吗?有!因为感受颜色的视觉细胞在视网膜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2.明视觉、暗视觉明亮条件下,人们可以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黑暗条件下,人们只能分辨物体的大致轮廓,分辨不出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原因:人眼的视网膜中,有两种不同的感光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