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生物治疗

肿瘤的生物治疗

ID:43222682

大小:1.52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9-10-04

肿瘤的生物治疗_第1页
肿瘤的生物治疗_第2页
肿瘤的生物治疗_第3页
肿瘤的生物治疗_第4页
肿瘤的生物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肿瘤的生物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恶性肿瘤的生物治疗进展肿瘤生物治疗的概念和特点肿瘤生物治疗:利用生物大分子(细胞、核酸、蛋白质和肽等)或小分子化合物----干扰肿瘤生物学行为(如肿瘤的生长、分化、凋亡、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等)----调节宿主的整体及局部抗肿瘤免疫反应肿瘤生物治疗的基本特点是具有肿瘤特异性(选择性)副作用小,与常规化疗无交叉耐药生物治疗技术和药物分类1细胞因子2免疫效应细胞3单克隆抗体4作用于特定分子靶点的小分子药物5基因药物6肿瘤疫苗7免疫刺激剂细胞因子是一类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或间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纤维母细胞等)所合成

2、和分泌的小分子多肽类活性分子具有调节细胞生长、调节免疫应答、参与炎症反应、促进创伤愈合和参与肿瘤消长等功能临床应用较多的主要包括干扰素(IFN-α、IFN-β、IFN-γ)、白介素(IL-2、IL-4、IL-7、IL-12等)、造血刺激因子(EPO、TPO、G-CSF、GM-CSF、IL-11等)、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一)细胞因子疗法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IL-2)IL-2作用机制:激活CTL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LAK细胞和TIL的细胞毒作用诱导效应细胞分泌TNF等细胞因子而杀伤肿瘤细胞也可能通过刺激抗体的生成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3、。IL-2的临床应用:转移性肾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并在5-10%的病人引起持续完全缓解IL-2可静滴和皮下肌肉注射,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水疗效显著;副作用:轻者寒战、发烧,严重反应可能出现低血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症,副作用出现程度与使用剂量及药品纯度有关。干扰素(interferon,IFN)IFN是第一个进行癌症临床治疗的细胞因子,作用机制:(1)减缓细胞增殖速度;(2)细胞毒作用直接杀伤癌细胞;(3)促进细胞分化,诱导肿瘤细胞向正常分化;(4)增加MHCI和II类抗原在肿瘤细胞的表达;(5)活化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NK细胞,调节抗体生成等。近来一些细胞因

4、子已用于临床免疫治疗IFN-γ被用于治疗骨硬化症和慢性肉芽肿,IFN-β被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IFN-α被用于治疗毛细胞白血病、恶性黑色素瘤、滤泡型淋巴瘤、艾滋病相关的Kaposi肉瘤和乙型、丙型肝炎。IFN的副作用普遍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头疼等,与剂量有关。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tumornecrosisfactor)包括:TNF-α:由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TNF-β:由激活的T淋巴细胞产生。TNF通过巨噬细胞、NK细胞、CTL和LA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引起肿瘤坏死。阻断肿瘤血液供应促进宿主炎症反应刺激产生肿瘤特异性细

5、胞毒抗体等。集落刺激因子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factor,CSF)是一类调节血细胞生成的高度特异蛋白质,包括: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多能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即IL-3)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等CSF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但主要功能是对造血细胞的作用:CSF对造血细胞具有刺激增殖、诱导分化、增强成熟细胞功能和维持成活等作用。能迅速提高粒细胞数,帮助骨髓从放疗、化疗引起的抑制状态中得到恢复并增强抗感染能力(二)免疫效应

6、细胞疗法免疫效应细胞疗法(又称为过继细胞免疫治疗)是通过分离技术获取的患者自身免疫细胞,在细胞因子的诱导下,大量扩增出具有高度抗肿瘤活性的免疫细胞,再回输到患者体内,达到抗肿瘤的目的包括:LAK细胞、TIL细胞、CIK细胞、DC细胞等对恶性黑色素瘤、肾癌等多种肿瘤及癌性胸腹水具有很好的疗效LAK--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是一种在体外经IL-2激活的淋巴细胞。其前体细胞为:NK细胞和具有类似NK活性的T细胞其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不受MHC限制的T细胞临床研究中应用体外活化和扩增的LAK输入病人体内的过继免疫治疗对以下肿瘤有一定疗效:黑

7、色素瘤肾细胞癌淋巴瘤等主要的副作用来自大量使用IL-2引起的毛细血管渗漏性综合症。TIL--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为浸润在肿瘤组织中具有抗肿瘤效应的淋巴细胞从实体瘤组织分离的TIL在体外经IL-2激活后可大量扩增,TIL来自肿瘤组织区域,可特异识别自体肿瘤,具有特异的MHC限制性溶解肿瘤活性。TIL对IL-2的依赖性较小,仅需较少量的IL-2即可发挥明显的抗肿瘤效果动物实验表明,其体内抗肿瘤效应比常规LAK强50-100倍。TIL对某些实体瘤治疗已取得疗效,但TIL细胞由于杀瘤普窄,制备困难,及在收集过程中可能导致的功能改变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8、价值。CIK--细胞因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