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改革的

英语课程改革的

ID:43222954

大小:514.50 KB

页数:56页

时间:2019-10-04

英语课程改革的_第1页
英语课程改革的_第2页
英语课程改革的_第3页
英语课程改革的_第4页
英语课程改革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英语课程改革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英语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内容国家课程改革实验进程2001年秋季:38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湖北武昌区)实验人数占1%2002年秋季:23个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十堰城区)实验人数占23%2003年秋季:扩大实验区(城区、丹江、郧县)实验人数占35%-40%2004年秋季:推广阶段实验人数占70%2005年秋季:全面推广2001年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山东云南湖北山西安徽贵州内蒙古四川黑龙江高密青岛石林县武昌曲沃芜湖贵阳海勃湾区(乌海市)郫县(成都)大庆宁安吉林湖南天津广东河南甘肃河北新疆青海龙山区(辽源

2、)开福区(长沙)大港区南山区(深圳)金水区(郑州)七里河区城关(兰州)鹿泉(深圳)天山区沙伊巴克区(乌鲁木齐)湟中区(西宁)江西宁夏江苏海南辽宁福建重庆广西陕西西湖区南昌大余(赣州)灵武市玄武区(南京)锡山市海口市大连厦门北碚区柳州城区玉林市南宁新城区西安雁塔区2003年6月6日教育部召开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推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教育部副部长王湛讲话:基本要求:纵深发展多做少说!王部长评价全国课改总体情况五大变化:1、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课堂气氛平等、民主,学生更喜欢学习

3、;2、有利于教师的成长;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助3、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制度日趋成熟;4、教材多样化格局正在形成;教材质量明显提高;5、良好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两大问题1、发展不平衡2、资源不足我市课程改革工作的回顾---开局很好问题不少???课改领导小组评语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国际背景世界各国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培养目标:调整培养目标,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学习方式: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是现在

4、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课程内容:——评价国内背景:1996-1998年,教育部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调查的内容——1993年以来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状况调查的范围——9个省市的城镇和农村调查的对象——16000名学生2000名校长、教师全国政协多位委员教科文卫委大部分委员课程功能:过于注重知识传授; 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 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 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

5、拔的功能; 课程管理:过于集中。问题:这次课程改革就是现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题。宗旨: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体系。本次课程改革六项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课程目标部分这一部分明确了各门学科在知识

6、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共同而又各具特点的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课程目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含国际视野、祖国意识、合作精神、自信意志、动机兴趣。英语课程标准诞生的背景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时代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国际间的经贸合作更加密切和频繁,多元文化的地球村正在形成。在新的形势下,各个国家都将教育改革列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计划之中,对外语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也有了新的认识。外语教育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使学生能说几句

7、外国话、能做翻译,而是为了使今后的公民能在多元的地球村中生存和发展做准备。很多国家的教育政策都指出,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21世纪公民的必备条件之一。英语课程标准总体结构一.前言二.课程目标三.内容标准四.实施建议英语课程标准附录1.语音项目表2.语法项目表3.功能意念项目表4.话题项目表课堂教学用语词汇表过程与方法新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转变课程的功能传授知识“课程标准”的新内涵:“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大纲或教科书);“课程标准

8、”是国家或地区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操作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而不可及的;“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着,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对教材的影响将改变“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一种教科书,教师用教科书教,学生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