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在口腔的中消化说课稿课件 标准版

食物在口腔的中消化说课稿课件 标准版

ID:43227068

大小:2.04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10-05

食物在口腔的中消化说课稿课件 标准版_第1页
食物在口腔的中消化说课稿课件 标准版_第2页
食物在口腔的中消化说课稿课件 标准版_第3页
食物在口腔的中消化说课稿课件 标准版_第4页
食物在口腔的中消化说课稿课件 标准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物在口腔的中消化说课稿课件 标准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说课内容说学生2说重难点3说教学法4说教学过程5说教学反思67说教学目标1说教材IF语句的应用1说教材《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是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习了食物的营养基础上,引出了食物是如何在口腔内进行初步消化的。消化是在人体内进行的一种生理活动,是不可见的,本节以一个探究性试验为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消化的过程,并明白了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这一节将为后面学习《食物在胃肠内消化》奠定了基础,也让学生初步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IF语句的应用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想要了解自

2、己的身体结构。他们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对消化系统有一定的了解,但到底什么是消化,消化是如何进行的认识不清。而这部分知识又比较抽象,因此我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实验让不可见的消化过程得以外化,让学生亲历消化的过程,自主获得知识。2说学生IF语句的应用3说教学目标1、认识消化以及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2、了解牙齿的结构以及保护牙齿的重要性技能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1、能自主设计并实施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2、学会分析实验结果,并能得出合理的结论。1、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2、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教学目标IF语句的应用4说教学重难点1、设计探

3、究实验的实验方案。2、唾液的收集。1.设计实施馒头在口腔中消化的探究实验。2.建立“消化”的概念,了解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教学重点教学难点IF语句的应用5说教学法根据新的课改理念,教师的角色已发生了变化,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突出其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采取如下教学方法教法:自学导思启发引导对比学习实验探究总结归纳IF语句的应用5说教学法五个学法学法1学法2学法3学法5学法4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归纳设计实验训练反

4、馈IF语句的应用6说教学过程3消化概念5’45联系实际拓展应用10’巩固练习3’设计并实施探究实验25’情境导入2’12共一课时IF语句的应用6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采用人们打招呼的习惯用语:“吃饭了吗?”做为引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开始本节课的学习。然后和学生聊天吃的什么饭?所吃的食物中都含有什么营养等问题最后提出你细嚼馒头时有什么感觉?学生会说越嚼越甜,紧接着提出疑问: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没有甜味的,为什么越嚼越甜呢?还有吃饭时爸爸妈妈常说,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否则会消化不良,这又是为什么呢?IF语句的应用(二)设计并

5、实施探究实验1.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馒头越嚼越甜的现象,以及吃饭时要细嚼慢咽的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讨论提出的问题。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类、整理后发现,所提的问题大致是这两方面的:1)馒头变甜是否与唾液作用有关?2)馒头的消化是否和牙齿、舌头作用有关?6说教学过程IF语句的应用2.作出假设有了探究的主题,然后让全班的六个小组自主选择自己要探究的问题,并讨论作出假设。如:1)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变化起了作用。2)馒头变甜与牙齿、舌头有关。6说教学过程IF语句的应用3.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提问题,作假设并

6、不难,难的是设计出完善、科学的实验方案,因此我首先提示学生科学的实验一定要遵循设置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制定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案后,不急于让学生进行实验,而是设定展示论证实验方案这样一个环节,这样一方面使方案更加完善,有利于实验的实施;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6说教学过程IF语句的应用例如:探究馒头变甜是否与唾液作用有关的小组,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是:首先准备两支试管并对两支试管做如下操作:1号试管加适量馒头碎屑,加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2号试管加适量馒头碎屑,加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过一段时间后向两支试管各加2

7、滴碘液,摇匀,观察现象6说教学过程IF语句的应用针对学生实验,教师做出评价:设计了1号管和2号管做对照实验非常好,而且对照组和实验组加入的馒头碎屑的量相同;只有一个变量就是,1号管加入的是唾液,2号管加入的是蒸馏水,设计的很科学。6说教学过程IF语句的应用4.2创设情境实验预期结果:1号管由于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而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2号管由于淀粉没有被分解,淀粉遇碘液变蓝。实验结果:1号管和2号管都变蓝说明都有淀粉存在。IF语句的应用4.2创设情境很显然这个小组没注意实验的温度应保持在37摄氏度左右。展示了实验方案后,其他小组提出质疑,这个小组修

8、改了实验方案,凡有同样错误的小组也进行了修改。这时我提示可以采取水浴保温的方法让实验在37摄氏度下进行。IF语句的应用用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