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烽火(我)

卢沟桥烽火(我)

ID:43233971

大小:614.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10-05

卢沟桥烽火(我)_第1页
卢沟桥烽火(我)_第2页
卢沟桥烽火(我)_第3页
卢沟桥烽火(我)_第4页
卢沟桥烽火(我)_第5页
资源描述:

《卢沟桥烽火(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卢沟桥烽火南京大屠杀:日军刺杀中国人南京大屠杀:日军在活埋南京市民日本帝国主义为武装侵略中国东北制造的事件.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境内的关东军,蓄意炸毁难满铁路沟地区桥梁一段,诬称中国军队有意破坏,以次为借口,突然向沈阳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19日占领沈阳,接着分兵侵占了辽宁其他地区以及吉林,黑龙江两省,至1932年2月,关东军占领了我东北全境。九一八事变:读一读:魔爪咽喉挑衅日寇众寡悬殊硝烟呐喊处在妄图同仇敌忾控制歼灭震耳欲聋狼狈而逃如火如荼万籁俱寂哭爹喊娘猝不及防夜以继日人仰马翻蚕食:象蚕吃桑叶一样,比喻逐步侵占。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没有一点

2、声音。蓄谋已久:心里早就有这种计谋(指坏的方面),很久了。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恼羞成怒:由于羞愧怨恨而发怒。众寡悬殊:众:多。寡:少。悬殊:相差很远。双方人力多少相差很大。同仇敌忾:忾:愤恨。敌忾:对敌人的愤恨。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震耳欲聋:欲:快要。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猝不及防:猝:突然,出乎意料。出乎意料,来不及防备。抱头鼠窜: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狈相。夜以继日:日夜不停。多用以形容人勤奋。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听读建议: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边读边想,哪几个自然

3、段是具体写卢沟桥事变过程的?给课文分段。课文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用笔划出文中表示顺序的词语。时间顺序“九一八”事变后(1)1937年7月7日深夜(2—3)第二天凌晨(4)当天晚上(5)卢沟桥事变第二天(7—8)“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本侵略者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逐步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军和伪军控制,位于北平南郊的

4、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1)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时间敌军我军1937年7月7日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仔细品读2-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敌我双方举动的关键词语,然后就其中一个时间段里的战事情况进行小组讨论,把讨论的结果填在表格里。时间敌军我军1937年7月7日深夜全副武装偷偷摸来气势汹汹恼羞成怒严词拒绝开枪还击可以体会出日军的蛮横无理,不可一世的狰狞嘴脸,事变的发生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时间敌军我军第二天凌晨人仰马翻“哇哇”吼叫疯狂扑来狼狈而逃哭爹喊娘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举起冒着冲出砍去可以体会出日军遭到我军的迎头痛击和我国守军不畏强敌,

5、勇抗侵略者的英雄气概。日军开始炮轰我军奋起抵抗时间敌军我军当天晚上猝不及防人头滚落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手握腰佩悄悄进发呐喊两面夹击可以体会出日军在正义面前遭到惨败的下场和我军的英勇无敌。(2-5)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比较下面两组词语:“偷偷地”和“摸”是贬义词,讽刺挖苦日本侵略者的侵略行为。“悄悄地”和“进发”是褒义词,赞美中国军队正义反击侵略行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1)平津、华北、

6、中华民族危急!(2)华北危急!平津危急!中华民族危急!比较:(1)三个感叹号表明当时中国形势非常严峻,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了。(2)不能调换顺序,因为这是按范围的从小到大安排的,说明中国的领土正在被日寇逐渐蚕食。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北平市民成群结队地前往部队慰劳,长辛店的铁路工人夜以继日地帮助军队修筑工事。各地民众、海外华侨也纷纷来电声援并送来了大批慰问品。(6-8)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从此,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卢沟桥事变的历史意义:(1)“序幕”比喻重大事件的开端。

7、在文中,“序幕指的是抗日战争。(2)如火如荼,形容旺盛、激烈。在课文中体会到抗日战争的持久与激烈。(9)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序幕。(历史意义)写话练习:站在卢沟桥头,“七·七”事变肇事者的下场1.田代皖一郎中将   “七·七”事变时,田代任中国驻屯军司令官。1937年7月7日夜,驻丰台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严辞拒绝。8日晨,田代命日军猛攻卢沟桥及宛平县城。11日晨,日军统帅部作出向华北派兵的重大决定,还命香月清司中将接替指挥不力的田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