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4调整知觉重建理性认知

管理心理学4调整知觉重建理性认知

ID:43236808

大小:1.61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0-06

管理心理学4调整知觉重建理性认知_第1页
管理心理学4调整知觉重建理性认知_第2页
管理心理学4调整知觉重建理性认知_第3页
管理心理学4调整知觉重建理性认知_第4页
管理心理学4调整知觉重建理性认知_第5页
资源描述:

《管理心理学4调整知觉重建理性认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讲•调整知觉重建理性认知•教学目的:通过分析和讲述使学生理解社会知觉和归因理论对于管理者有效管理有哪些启示;•教学内容:社会知觉的概念;影响因素;社会知觉偏见;归因理论一认知对心态的影响•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二认知对行为的影响“我们这个时代的神经症人格”-----浮躁、焦虑、自我要求过高。•长期以来,正统经济学一直以理性人为理论基础,通过一个个精密的数学模型构起完美的理论体系.而卡尼曼的行为经济学则从人自身的心理特质行为特征出发,去揭示选择行为的非理性因素,矛头直指正统经济学的逻辑基础----理性人假定.结论其实早已经有过•

2、对逝去者的怀念-----那双被称为巨大显微镜的眼睛三、一般知觉概述•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对象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认知世界开始于我们的感觉系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要认知事物就要能够感知充斥于我们周围世界刺激并且感悟这些刺激的意义或信息。•2.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一般有两种:包括对物的知觉和对人的知觉。对人的知觉我们叫社会知觉。3、社会知觉·社会知觉是指对他人、对群体、对社会现象的直观判断和反映,其核心是对人的知觉,通过人的外部行为把握人的内心世界。•通俗的

3、讲,也就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有什么差异?为什么有差异?人们看事物的观点有多大程度的客观或主观?这种看法反过来又如何指导人的行为?个人对外界所持的观点在管理过程中起怎样的作用?怎样才能少出现偏差或不出现偏差?四认知障碍的形成•过去的经验-----无意识的沉积•冰山深处的隐密-----童年的创伤•有色镜头的形成•文化的熏染•文化是人类积累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传统文化给我们的领悟•知识结构的局限•“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秋水》•人格的培育对于自我的认识

4、•自我概念的形成•一个人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是有效地从事社会活动的前提,也是社会化成熟的标志。用行动改变性格•赫尔泰曾经说过:人与其消极地去改掉一种习惯,不如积极地去养成某重习惯,采取积极进攻比单纯防御更容易。拥有爱心、学会宽容•爱是一种态度。•《圣经》中有一句话:“爱你的邻居就像爱你自己一样。”•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暗含着人对自身的完整性和唯一性的尊重。学会自我暴露•自我暴露是在对方面前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想法。尽可能展示自己的真实面目,一是及时取得对方的理解、实现自己的期望;二是通过对方的反应和自己的观察认识自己。不自寻

5、烦恼•美国心理治疗专家比尔·利特尔告戒人们:不要滚雪球似的扩大事态,当问题第一次出现时就正视它;自信的获得•能够领悟人生意义的人一旦从局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中逃脱出来,我们的世界就因此而扩大,人生的体验因此而丰富,潜能因此而大大加强。•祝你们拥有一个快乐、幸福、成功的人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