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眩晕面瘫》ppt课件

《中风眩晕面瘫》ppt课件

ID:43240596

大小:560.50 KB

页数:63页

时间:2019-10-07

《中风眩晕面瘫》ppt课件_第1页
《中风眩晕面瘫》ppt课件_第2页
《中风眩晕面瘫》ppt课件_第3页
《中风眩晕面瘫》ppt课件_第4页
《中风眩晕面瘫》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风眩晕面瘫》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针灸治疗学各论中 风【概述】何谓中风?发病骤然,变化多端,犹如风之善行而数变,又如石矢之中的,若暴风之急速,故类比而名“中风”,又称“卒中”。【定义】中风是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或仅有半身不遂、口歪,或语言不利、偏身麻木等症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由于发病急,变化快,变症多,如风善行而数变,如矢石之中人,故曰“中风”。【病因病机】中风的病因,前人从不同的角度去阐明,多与风、火、痰、正气自虚(瘀)等关系密切,简单概括如下:心火暴盛刘河间,痰湿生热朱丹溪,正气自虚李东垣,阴虚阳亢叶天士。【诊断】1.以神志恍惚、迷蒙,甚至昏迷或昏愦

2、,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2.多急性起病。3.病发多有诱因,病前常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力弱等先兆症。4.好发年龄以40岁以上为多见。5.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颅脑CT、MRI等检查有助于诊断。【辨证】1.中经络多因肝肾阴虚,气虚血瘀,风痰阻络所致。见半身不遂,肌肤不仁,舌强言蹇,口舌歪斜,但无神志改变。多为缺血性中风及出血性中风的恢复期。临床上又分为五种证型。2.中脏腑根据病因、病机不同,分为闭证和脱证,均有神志改变。表现为神志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甚者昏迷,半身不遂。【治疗】基本治疗(1)中经络治

3、法: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以手厥阴经、督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操作:配穴:肝阳暴亢者,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者,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者,加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者,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者,加太溪、风池;(2)中脏腑治法:醒脑开窍,启闭固脱。以手厥阴经及督脉穴为主。主穴:内关水沟配穴:闭证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其他治疗(1)头针法选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及顶旁2线,毫针平刺人头皮下,快速捻转2~3分钟,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反复捻转2~3次。行针后鼓励患者活动肢

4、体。(2)电针法在患侧上、下肢体各选两个穴位,针刺得气后留针,接通电针仪,以患者肌肉微颤为度,每次通电20分钟。【经验介绍】【附注】【小结】中风是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或仅有半身不遂、口歪,或语言不利、偏身麻木为临床特征。中风的发病其主因是风、火、痰、瘀,病及心、肝、脾、肾,病位在脑。病性总属本虚标实、下虚上实。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轻者中经络,重者中脏腑。中脏腑又有闭证与脱证之分。中经络以选用病侧肢体阳经腧穴为主,并可配合使用头针法、耳针法。中脏腑之闭证则以针刺督脉与井穴为主,脱证以艾灸任脉

5、穴为主。【思考题】1.简述中风半身不遂的治法、主穴、配穴及方义。2.中风中脏腑分为什么证型?它们的治法、主穴及方义如何?眩晕病名含义及主症:眩指眼花;晕指头晕,临床上头晕与眼花常同时并见,故合称为“眩晕”。眩晕有轻重程度不同,轻者闭目休息片刻即可缓解,重者如坐舟车之中,旋转不定,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晕欲倒。病位主要在脑髓清窍。【概述】【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基本治疗(1)实证治法:平肝化痰,定眩。以足少阳经、督脉及手足厥阴经穴为主。主穴:风池百会内关太冲配穴:肝阳上亢者,加行间、侠溪、太溪;痰湿中阻者,加头维、丰隆、中脘、

6、阴陵泉。操作:毫针泻法。本证型处方包括平肝、化痰、定眩三部分。用风池、太冲平抑肝阳,用内关运脾和中化痰,用百会清利脑窍而定眩。(2)虚证治法:益气养血,定眩。以足少阳经、督脉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主穴:风池百会肝俞肾俞足三里配穴:气血两虚者,加气海、脾俞、胃俞;肾精亏虚者,加太溪、悬钟、三阴交。操作:风池用平补平泻法,肝俞、肾俞、足三里等穴用补法。其他治疗(1)头针法:选顶中线,沿头皮刺人,快速捻转,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2)耳针法:选肾上腺、皮质下、额。肝阳上亢者,加肝、胆;痰湿中阻者,加脾;气血两虚者,加脾、胃;肾精亏虚者,

7、加肾、脑。毫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经验介绍】【附注】【小结】【思考题】眩晕常见有几种证型?如何进行针灸治疗?面瘫面瘫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故又称“口眼歪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季节性。本病的主症为一侧面部肌肉运动障碍,因而发生口眼歪斜。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名称较多,如“口歪”、“口僻”、“面瘫”、“歪嘴风”等,多列在“中风”门下。【病因病机】本病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面部太阳、阳明经筋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发。【辨证】【鉴别诊断】注意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

8、面瘫的鉴别:【治疗】基本治疗治法:祛风通络,疏调经筋。以手足阳明和手足太阳经穴为主。主穴:攒竹鱼腰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合谷昆仑配穴:风寒证加风池;风热证加曲池;恢复期加足三里;人中沟歪斜者,加水沟;鼻唇沟浅者,加迎香。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