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穴位讲解》ppt课件

《主要穴位讲解》ppt课件

ID:43240612

大小:3.97 MB

页数:134页

时间:2019-10-07

《主要穴位讲解》ppt课件_第1页
《主要穴位讲解》ppt课件_第2页
《主要穴位讲解》ppt课件_第3页
《主要穴位讲解》ppt课件_第4页
《主要穴位讲解》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要穴位讲解》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经络系统的组成手三阴(内)手太阴肺经手三阳(外)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阴(内)足太阴脾经足三阳(外)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十二经脉(十二正经)十二经脉分布规律:四肢部的分布规律:一、任脉任脉位于正前胸,心脏脾胃行不通;上连乳腺下子宫,万一不通变老翁;二、督脉督脉立于脊椎中,监督气血来运行;五脏六腑督脉宫,对应区域弯曲痛三、胆经胆经裤线重叠行,分泌紊乱变神经;嗜睡液汗疲倦态,腋窝肿胀后脑痛;淋巴发炎局部胖,眼花目黄有增生;四、肝经肝经对应胆经

2、行,循环分泌掌控中;肤色发青腰疼痛,眼圈发黑有痛经;眼球发干眼屎多,肝火旺盛有罪行;五、肾经肝经后面是肾经,距离不远两指空;分泌系统掌控中,尿量稀少还尿频;眼袋眼皱足下冷,下肢肿胀善惊恐;经前腰酸背又痛,脸上出斑心发惊;记忆下降无睡梦,症状不通慢慢通;六、膀胱经肾经对应膀胱经,泌尿骨骼掌控中;小便发黄膀胱痛,尿路发炎讲卫生;四肢无力后背痛,痔疮难坐肩颈痛;七、胃经胃经位于胆经前,三指距离到经中;口腔糜乱牙肿痛,口干口臭腹胀痛;体热打嗝喜食冷,大便干燥且不通;八、脾经胃经对应是脾经,免疫神经掌控中;胃胀打嗝排气

3、空,呕吐难耐肋下痛;曲张平血低血压,风湿还有关节痛;九、大肠经食指腋窝大肠经,手臂外侧属阳经;消化神经掌控中,它要不痛腹胀痛;便秘口干肩颈痛,体热痔疮加头痛;十、肺经胸到拇指为肺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呼吸免疫掌控中,缺水敏感鼻不通;体热出汗背有痘,干燥痰多下咽痛;感冒发冷体内空;十一、心经心到小指为心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循环系统掌控中,胸口沉闷与头痛;心烦失眠也多梦,肩与前胸多疼痛;目赤颧红口干燥,血液不良喜安静;心事过多压力重;十二、小肠经小指肩窝小肠经,手臂外侧属阳经;消化神经掌控中,太阳耳部会疼痛;经前腹

4、胀后脑痛,后背肩胛至背痛;十三、心包经胸到中指心包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分泌循环掌控中,循环差异血管病;心跳过快还便秘,心烦目赤上肢痛;十四、三焦经无名至肩三焦经,手臂外侧属阳经;分泌循环掌控中,免疫下降忧郁症;疲倦易得慢性病!子午流注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最旺。丑时(1点至3点),肝经最旺。寅时(3点至5点),肺经最旺。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最旺。辰时(7点至9点),胃经最旺。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最旺。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最旺。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申时(15点至17点),

5、膀胱经最旺。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最旺。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最旺。五、气血与经络 手太阴肺经多气少血;手阳明大肠经气血俱多 足阳明胃经多血多气;足太阴脾经少血多气 手少阴心经多气少血;手太阳小肠经多血少气 足太阳膀胱经多血少气;足少阴肾经多气少血 手厥阴心包经多血少气;手少阳三焦经多气少血 足少阳胆经多气少血;足厥阴肝经多血少气。2.督脉循行:人体后正中线。循行:人体前正中线。3.任脉二、腧穴的基本知识(一)、腧穴的概念: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在体表的

6、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同时,亦是针灸和其他疗法施术的部位。俗称“穴位”。(二)、腧穴的分类1.十四经穴2.经外奇穴3.阿是穴1.十四经穴:指分布于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上的腧穴。双穴(十二经穴)309穴单穴(任、督脉)53穴2.经外奇穴:指有一定穴名和位置,但不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3.阿是穴:又称“天应穴”,是指患病时,在身体上暂时出现的压痛点或反应点。“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空穴,即得便快,或痛处,是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三)、腧穴的治疗作用1.近治作用:有治疗

7、穴位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组织器官、脏腑病变的作用。这是所有穴位的共同点2.远治作用:十四经穴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的远隔穴位所在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变,甚至对全身有影响。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酸痛阿是穴,急救刺水沟。3.特殊作用:①双相良性调节作用当机体功能低下时   机体功能增强(同一穴位)(某些穴位)当机体功能亢进时  恢复正常②相对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素髎升压(四)、腧穴的定位方法1.体表标志法3.手指比量法4.简便取穴法2.骨度分

8、寸法①固定标志 人体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骨骼等皆有一定的位置,可以作为取穴的标志。①第七颈椎棘突为最高的棘突 ②肩胛岗内端平第三胸椎棘突 ③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 ④髂嵴平第四腰椎棘突1.体表标志法②活动标志 指各部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患者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3.手指同身寸法(手指比量法)4.简便取穴法合谷: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取穴(五)、常用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