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检查法》ppt课件

《听力检查法》ppt课件

ID:43242791

大小:2.96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9-10-07

《听力检查法》ppt课件_第1页
《听力检查法》ppt课件_第2页
《听力检查法》ppt课件_第3页
《听力检查法》ppt课件_第4页
《听力检查法》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听力检查法》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听力检查法汪贺媛听力检查的目的(测试受试者听觉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听力障碍程度,耳聋的类型,以及病变的位置)听力检查的方法:主观测听客观测听主观测听(行为测听):音叉试验,纯音听阈及阈上功能测试,言语测听……客观测听:声导抗测试,电反应测听,耳声发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如何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听觉生理从耳廓、外耳道、中耳、内耳到听中枢的听觉传导通路上,每个部分都有着特殊的生理意义。音叉试验(tuningforktest)音叉试验是门诊常用的基本听力检查方法之一优点:器械简单,方法易行,初步鉴别耳聋性质,可验证电测听结果的正确性缺点:不能准确判断听力损失程度组成:5个C调倍频程频率音

2、叉音叉检测方法气导(airconduction,AC)骨导(boneconduction,BC)林纳试验(Rinnetest,RT)气骨导比较试验AC>BC为阳性(+)BC>AC为阴性(-)AC=BC为(±)(+)为正常或感音神经性聋(-)为传导性聋(±)中度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韦伯试验(Webertest,WT):又称骨导偏向试验,系比较两耳骨导听力的强弱。取振动的音叉柄底置于颅面中线,让患者比较哪一侧耳听到的声音较响。韦伯试验:(=)示无偏向,表示听力正常或两耳听力相等“→患耳”示偏向患耳(或耳聋较重侧),表示该患耳为传导性聋“→健耳”示偏向健耳(或耳聋较轻侧),表示该患耳为感音神

3、经性聋施瓦巴赫试验(Schwabachtest,ST):又称骨导比较试验,为比较受试者与正常人的骨导听力。方法:当正常人骨导消失后,立即测受试者同侧骨导听力,再按反向测试。施瓦巴赫试验受试耳骨导延长以(+)表示,为传导性聋受试耳骨导缩短以(-)表示,为感音神经性聋两者相似以(±)表示,为正常盖莱试验(Gelletest,GT)鼓膜完整者,检查镫骨是否活动方法记录:(+)阳性(-)阴性耳硬化或听骨链固定者为阴性纯音测听目前唯一能准确反映听敏度(听力损失程度)的行为测听法。估计听觉损害的程度,对耳聋类型和病变部位作出初步判断。气导听阈代表中耳传音功能骨导听阈代表内耳功能听阈足以引起听觉的

4、最小声强掩蔽(maskingprocess)平均听阈:将语言频率即500Hz、1000Hz和2000Hz三个频率的听阈相加后除以3。纯音听阈图结果分析符号,各型听力计采用符号不一气导左X掩蔽□右O掩蔽△骨导左>掩蔽]右<掩蔽[无反应左右传导性聋气导听阈提高骨导正常或接近正常气骨间距〉10dB气导听阈提高以低频为主,气骨导差以低频区明显感音神经性聋气骨导一致性下降混合性聋气导,骨导听阈皆提高,有气骨导差骨导听力曲线可在1000Hz或2000Hz区呈“V”形下降,称卡哈切迹(Carhart’snotch)。典型卡哈切迹为阈值提高15dB左右根据各频率纯音听阈损失情况,听力图可分为平坦型,

5、缓降型,显降型,陡降型,上升型,槽型或称谷型,切迹型及山型。各型图见下一页的表。一种对缓降及陡降的分型的标准是:1000Hz与4000Hz如小于40dB则为缓降型,大于40dB为陡降型。听力损失图型的分类名称说明平坦每倍频波动小于5dB缓降每倍频阈值增加5--10dB显降每倍频阈值增加15--20dB陡降低中频处为平坦或级降,其后每倍步阈值突然增加25dB或更多上升低频区每倍频减少5dB谷型中频区比两端频率阈值大20dB或更大切迹单一频率处阈值明显增加,其相邻频率迅速恢复正常或近于正常山中频区比两端频率阈值小20dB或更小阈上听功能测试(确定病变部位的纯音测听)感音性神经耳聋:感音性

6、聋蜗性病变神经性聋蜗后听神经病变包括重振试验SISI听觉疲劳和病理性适应等重振现象(recruitmentphenomenon)耳蜗病变时,声强轻度增加却能引起响度的异常增大,在临床上表现为听觉过敏现象,不能耐受过响的声音。Metz重振试验同一频率纯音听阈和声导抗镫骨肌声反射阈之间的差值为75db~95db,≤60db为蜗性聋重振;≥100dB为蜗后聋。双耳交替响度平衡试验(alternatebinauralloudnessbalance,ABLB)定义:随声强增加,响度感觉较正常人异常快速增长的现象称作重振(recruitment)。有重振无重振减振试验结果1、重振阴性:在相同感觉

7、级有相同响度2、完全重振:在相同听力级有相同响度3、部分重振:介于重振阴性与完全重振之间有相同响度4、反重振或减振:聋耳较健耳的感觉级要大10dB或更多时,才有相同响度1927年,LorentedeNó即认为重振现象是由毛细胞损坏或神经纤维缺失所致。他们发现重振现象很少见于第Ⅷ脑神经瘤,而常见于梅尼埃病人,并认为重振现象是特有的一种阈上功能现象。婴幼儿的行为测听:听性反射眼睑反射—闭眼MORO反射—全身抖动听觉反应呼吸反射—深呼吸吸吮反射哭叫反射游戏测听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