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学案: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21含解析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学案: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21含解析

ID:43247333

大小:87.6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7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学案: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21含解析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学案: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21含解析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学案: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21含解析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学案: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21含解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学案: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21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案21专题学习总结网络•构建区细举目张一目了狱内因{农奴、农民起义不断

2、资本主义T.业落后背景:农奴制危机{新思潮涌动

3、克里米亚战争失败100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内容:“二一九法令”厂一

4、政治领域—I经济领域I一I村社控制I影响I留下大量封建残余,引发了社会矛盾归纳整合纵跨概连知识•总结区卫重点突破一、农奴制改革的特点及其进步性和局限性1.农奴制改革的特点(1)受西方文明的冲击,由俄国沙皇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虽然废除了农奴制,但是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2.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1)作用: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是一次历史的进步。“二一九法令

5、”废除了农奴制,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农民不再是地主的私有财产,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通过改革,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髙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地位: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这次改革虽然是在封建地主的主持下进行的,但它的内容从根本上来讲却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它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表现为:(1)不彻底性:农民虽然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但仍然

6、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2)掠夺性:改革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改革后的几十年间,农民支付的赎金总数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3)欺骗性:由于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比他原来耕种的土地少,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4)保留了人量的封建残余。二、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1.经济近代化: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屮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2.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

7、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酋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俄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变革的愿望口益强烈。三、俄国最终还是走向了革命的原因从政治、经济和阶级关系等角度来常握,具体表现如下:1.政治:沙皇专制制度仍然统治着俄国,落后的政治体制严重阻碍着旧的经济体制的彻底解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2.经济:大地主土地所有制

8、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农奴生活困苦,国内市场狭小,所有这些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和传统农业的发展不断失衡,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矛盾不断深化,使改革后俄国的近代化进程血临着深刻的危机。3•阶级关系: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沙皇专制的矛盾交织在一起,终于酿成了1905年革命。1归类比较俄国农奴制改革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异同俄国农奴制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不同性质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其性质是资本主义的改革阿里改革并没有改变生产关系,其性质为封点建性质的改革结果农奴制改革取得了成功阿里改革最终失败相同点背

9、景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改革前国家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领导者都是封建统治阶级主持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都受到來自旧势力的强大阻力作用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熟练方法事半功倍方法•探究区[典题剖析]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①右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1)结合

10、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佼为客观并说明理由。[解题思路]1.审读材料:材料①是一幅图画,图画反映了在农奴制改革中,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农奴主宣布“解放”,同时反映农民因获得“自由”对农奴主的感激Z情。材料②表现了农民对农奴制改革的不满。材料③反映了地主认为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2.吃透题意:第(1)问着重分析农奴制的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