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ID:43248591

大小:8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9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学设计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学设计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学设计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学设计_第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荷塘月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揣摩优美的细腻、传神的艺术语言,赏析情最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2、过程与方法:理清作品的事物线索和感情线索;结合优美的景物描写,具体分析比喻、通感的修辞效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和他追求自山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揣摩艺术语言及分析修辞手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情感线索。意境美。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屮国古诗屮“月”的意象及其含义。1.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刀,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

2、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悄游,相期邈云汉。——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姐。——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3.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二、理出心情(披情)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各段内容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第1

3、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第2段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刀色。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第4段观荷塘,写荷塘美丽的景色。第5段写流泻的刀光,塘中的刀色。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物。(在刀下观察、感受到的)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2.教师归纳总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冇(璽新陷入郁闷)一一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文章开篇写道:“这儿天心里颇不宁静。”通观全文,这句话冇什么作用?明确: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同时又是

4、木文的文眼,我们在分析后面的景物时不要忘了作者是以这样的心境去观察和描绘的。这样来安排心情发展变化的线索有(使行文富有曲折变化)的作用。作者的行踪是怎样的?——出家门一去荷塘一观荷塘一回家门。这行踪也是本文的外在结构,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本文的外在结构是坏形的,那么作者内在情感是如何变化的呢?请同学们利用儿分钟吋间讨论,找岀文中能够表达作者内在情感的句子,用笔标出來作为文章内在情感的脉络。“这儿天心里颇不宁静”一“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H己”“便觉是个白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一“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从这几

5、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内在情感发展的结构和他的行踪一致,也是环形的:不宁静排逍超脱不宁静。导致作者这些心情发展变化的原因分别是(见上图括号屮文字)。①对黑暗现实不满一一反映淡淡的哀愁“幽静”“寂寞”极言环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心境的抑郁;“蓊蓊郁郁”加强了浓重的夜晚气氛;“阴森森”虚写,渲染恐怖的氛围。这些景是忧闷郁结的作者的眼屮之景,结句虽然“月光淡淡”,并不尽如人意,却与作者此刻的感情相合,“今晚却很好”,可见作者心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愁云。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一一得到淡淡的喜悦刀下荷塘、塘上刀色,既素淡宇静,又朦胧和谐③回到现实④对美好追求的寄托——仍是淡淡的哀愁三、领会意境(入

6、境)1.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2.作者是如何表现观月的开朗心情的?(一是借助对平时没有月光时路上的呆象的描写反衬今晩月光卜-景色的宜人,从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二是借助对自己在苍茫的月光下的独特感受的描写来表现独处的妙处,侧面烘托出tl己开朗的心情。三是借助对荷塘、月光及荷塘I川周的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她们搭配得恰倒好处,进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悄)3.作者是如何表现冷清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蝉声”和“蛙声”的热闹的描写反衬出自己的“冷清”)1.作者是如何表现思乡的郁闷心情的?(借

7、助对《采莲赋》和《西洲曲》的有关内容的冋忆来表现江南生活的意兴盎然,从而引岀自己的思乡Z情)5•小结: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四、布置作业找出文小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场面描写的美感。笫二课时教学要点场而美。教学过程一、作业检査请三至五位同学朗读占己找到的描写荷塘月色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