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院长论高职院校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

杨冬院长论高职院校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

ID:43261523

大小:2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7

杨冬院长论高职院校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_第1页
杨冬院长论高职院校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_第2页
杨冬院长论高职院校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_第3页
资源描述:

《杨冬院长论高职院校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杨冬院长在第三届中国服务贸易大会论坛上的演讲(速记)主持人:下面,有请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杨冬院长演讲,演讲的题目是《论高职院校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杨冬: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各位院校的领导,大家下午好!非常髙兴能够有机会参加这个论坛并且和各位分享一下我们的经验,刚才饶院长讲的非常好,我也很受启发,因为作为一个企业特别是像惠普这么优秀的行业领军企业,能够把他们的行业经验转化成一种对人才的培养标准和人才培养的实践,其实正是我们高校梦寐以求的事情,所以也希望以后有机会对我们这样有志于发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进行分享。我是唯一的一个代

2、表高职院校来做介绍的嘉宾,我想今天在座的也有很多来自北京和其他地区的同行,非常希望通过今天这样一个平台获得真正的收获。我在开会之前提交了一篇文章,组委会把它印到了这本会刊里面,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有时间会后可以看一下。今天我在这里更多的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对于一些问题的思考,特别是站在一个髙职院校的发展过程当中,面对全新的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如何构建它的模式、如何定位这个专业和课程体系,如何对接企业真正的需求?我想把我的一些想法跟大家做一些分享。我们提出了一个打造教学办公室高职教学的模式,也想利用今天的机会把我们的实践介绍一下,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前不久鲁昕副部长到苏州

3、参加了一个开发区的职业教育发展论坛,他特别强调了职业教育的根本就是“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这八个字鲁部长提的非常好,但要真正做到确实很困难。我从09年开始做这所高职院校,我一直在思考的几个问题:一个是服务外包业发展对现代服务业人才的需求,另外是目前我们国家髙等教育在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还有作为髙等职业院校,这两年多我有一个感受,我觉得高等职业院校有点被边缘化,一方面在高校里面我们高职往往被忽略,现在有一个好的现象,高职现在归到了职教司,这也许是件好事,为什么这么说呢?以前我很尴尬,有的时候参加职业教育的一些论坛或者会议,发现大家谈

4、的都是中职,和我们高职没什么关系,然后参加一些髙等教育的会议,大家大谈特谈的都是本科院校的事情,好像髙职只是顺便提一下。但是我感觉到这方面也是我们需要多花些脑筋,特别是鲁部长管高职教育,非常期待高职能够迎来一个新的发展的春天。所以说我们在这个领域也面临着很大挑战。另外是产教结合在服务外包领域是一个大的难点,另外就是校企合作,这对我们这种服务外包的企业来讲也有一个很大的困难,服务外包顾名思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服务,它是区别于制造业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外包,它是一种合同的委托关系。我们以前都知道很多传统的制造业一次大的投资之后会持续性的稳定满足技术工人的需求,但服务外包企

5、业却很难说清楚一年之后、两年之后的定位,所以这就给我们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带来了很大困难。针对以上的问题,首先我们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服务外包行业对大学生就业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我们从09年底商务部发布的数据,也就是说从去年10年服务外包研究报告上,从总量上来讲也好还是从09年的增量来讲也好,09年我们都说了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中国服务外包业逆势增长,09年一年新增了4000多家企业,从业人员是71万人,其中大学毕业生将近50万人,一方面证明大学毕业生在里面占了非常高的比例,占到了70%。另外一方面,从这个绝对的数值来看,50万的大学毕业生意味着什么呢?占了09年全国大

6、学毕业生的9%,如果再算上实际的就业人数,达到12%。也就是说服务外包这一个行业吸纳了12%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如果这个数字很准确的话谁都会发现这是对大学生就业吸纳非常强的一个行业。上周我们请了一位麦可思的专家到我们学校做一个报告,这是对2010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分析,我们这个行业非常需求的像计算机技术、物流、会计、商务英语、电子商务,都是排在了连续三年的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里,一方面是企业大量的需要人招不到人,另外是大量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工作半年后都要失业,这些人数占到了髙职失业总人数的28%。我们经常说结构性的问题,如何看待结构性的错位?到底是这些专业不应该

7、开,还是说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实际水平达不到企业的要求,我认为更多的是后者,所以我们这个学校也还在继续开这些专业,我们的目标是把这些专业开好,开的让企业满意,达到企业的需求。从这个行业领域我觉得有四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传统大学以前还是比较偏重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如何转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另外,从按行业和学科划分专业向以岗位需要的专业设置转变?减少对最后一公里的依赖,整合现有优势教育资源,通过机制创新打通校企合作通道,提高企业贡献度。我们作为一所高职院校,我觉得还面临着一些特殊的挑战,首先是本科院校已经认识到的问题,我们也都知道中国髙等教育的选拔机制,大专层次的学生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