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论文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论文

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论文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论文

ID:43273462

大小:33.0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9

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论文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论文_第1页
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论文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论文_第2页
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论文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论文_第3页
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论文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论文_第4页
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论文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论文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论文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论文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途径探索  摘要:信息时代,网络与大学生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网络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给高校思想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故此在新时期强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已经毋庸置疑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网络化的兴起与发展,既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了重要渠道,也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更加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新、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但是网络也是一

2、把双刃剑,它也给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冲击,尤其是随之带来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等现象。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16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决定》,文件中清晰指出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新时期强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已经毋庸质疑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新时期加强大学生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1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实效性。网络时代的发展,改变的不仅仅是大学生生活的简单资讯来源,而且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本身,包括其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内容甚至其思维方式以及思维内容。所以我们根据要网络时代的状况,选择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内容,学生乐于接受的,感兴趣的方式,才能更好的实现学生的认同,取得学生的信任,达到教育的成果。  1.2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大学生生活的网络化,其生活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在网络中实现,例如学习,资讯、游戏、娱乐、购物、交际等都越来越多的实现网络化。大学生活的网络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也必然要网络

4、化,只有更好的利用网络,才能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  1.3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创新性。时代的发展,各种新鲜的事务层出不穷,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更加喜欢接受新的事务,向往新的生活内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时代不断创造出新的教育方式。同时这种创新是连续性,而不是一时的创新,要随着学生的关注点不断的变化,要有新的内容和新的方式。  2网络时代对大学生道德建设的不利影响  互联网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生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心理和学习生活,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对高校

5、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导致一些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具体如下:  2.1造成大学生价值取向紊乱,道德人格缺失。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在网络的冲击下更趋于个性化、多样化,在这种状况下,政府、学校甚至社会一直灌输的传统道德观念,仅仅成为人们众多道德选择中的一种,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所起的支配性作用则不断弱化,导致道德评价失范。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较少,对于经过伪装的思想和言论的识别能力较差,加之特有的好奇心、猎奇心,他们会比较容易被诱导,进而产生错误的价值倾向。久而久之,还会把错误的伦理道德倾向带到现实生活中。更有甚者,还容易对现实世界的伦理道德标准产生排斥与抵触心理

6、,甚至导致个人是非善恶感念不明,道德人格缺失。  2.2使大学生产生对现实生活疏离感,诱发心理问题。网络的出现,使人同时生活在网络和现实两个空间中,在虚拟和现实之间,需要进行角色的转换和行为的协调。如果这种转换和协调失效,就会出现行动变异、心理错位、生理失调,甚至患上网络综合症,如网络上瘾、网络孤独、迷恋电子游戏等。过分地沉溺于网络空间,人就有脱离现实社会而成为网络奴隶的危险。尤其当大学生在虚拟世界获取的快乐比现实世界多时,就可能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网络交往中,甚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也更加倾向于在网络中寻求安慰。加之在就业、经济、情感等多重压力下,使大学生躲进网络里去构想

7、自己的生活,消极地对待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用虚无来证明自己,更加缺少自信心,加剧其个体行为的麻木、冷漠,缺少社会责任感,甚至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和更多的心理疾病。  2.3影响大学校园主流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不仅是一所大学的发展目标、办学理念、办学方针、专业特色和人文精神的反映,也是一所大学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反映。它既是了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又是先进文化的生长点。健康的校园主流文化占据上风,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学、科研及管理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振奋师生的精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