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沟通,从心灵的接触开始

有效的沟通,从心灵的接触开始

ID:43276171

大小:7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8

有效的沟通,从心灵的接触开始_第1页
有效的沟通,从心灵的接触开始_第2页
有效的沟通,从心灵的接触开始_第3页
资源描述:

《有效的沟通,从心灵的接触开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親子關係:關係1有效的溝通,從心靈的接觸開始簡老師:前幾天,媽媽的一個朋友來我家做客,她們聊得很開心;我窩在角落看我的書。後來突然聽到媽媽對那個朋友說:好後悔沒有生個女兒,可以陪她逛街買東西、聊天談心事。這時有兩個念頭閃過我腦際:一是媽媽是在說給我聽的;二是媽媽可能很寂寞。想到這裡,我的心又開始忙碌了,對媽媽也感到很抱歉,因為我很不喜歡聊天、逛街之類的事。我只喜歡在家看書、想事情;當我在專心時,非常不喜歡被打擾,可是媽媽卻時常讓我感覺很囉唆:什麼事情都要指導我、支配我:包括吃那碗菜、怎樣洗臉、怎樣唸書、穿那件衣服、什麼時候

2、睡覺等等,而且她只要一唸起來就沒完沒了。可是媽媽都沒有想到:我已經高中了!還像對待小孩子的方式來對我,我才不想理她。有時被煩得受不了,真想逃出這個家;可是我不愛出門,又無處可去;而家中又沒有其他兄弟姊妹可以分擔一部份媽媽的過度「關心」。唉!可是,我又從另一個角度來想:誰家的媽媽不是這樣的呢?平時愛孩子、關心孩子,想知道孩子在自己的視線範圍以外的生活點滴、想跟孩子聊聊天、母子親近親近。白天,各人有個人的工作、生活領域,只有晚餐的時候可以彼此溝通、關懷。可是這時候我們要忙功課,晚餐時只能匆匆忙忙、囫圇吞嚥、三口兩口的,一眨眼,

3、又關進房裡用功去了。再加上像我,又不愛跟媽媽說長道短、跟進跟出的,媽媽的寂寞是可以想像得到的。老師!我想請教您:她是不是因為太寂寞,所以才這樣喋喋不休的?話說回來,我也不是故意不陪媽媽說些有趣的事。只是跟媽媽在一起,話題不是很傷感情(比如我成績並不是很好,她老愛談成績,然後要我與讀醫科的堂哥看齊),就是要指揮我的生活細節,要不然就是乏味無聊的(比如那個親戚怎樣了?或一些吸引媽媽注意的社會新聞、小八卦。)像這些話題我都沒興趣。有時忍不住想:為什麼老爸不用陪她聊這些?或者更進一步來說:她為什麼不直接找爸爸陪她逛街呢?夫妻不是要

4、「牽手」過一輩子的嗎?想到這裡,不禁又自責起來:我有這樣的想法,算不算是不孝呢?可是我覺得:就算媽媽真的有了個女兒,也不見得會喜歡陪媽媽逛街、聊天吧?像我們這種年紀的青少年,若真聊天,也寧可跟同儕在一起,比較有「共識」。這些媽媽不知瞭解否?雖然想了這麼多:我不喜歡陪媽媽聊天、逛街,也不喜歡陪媽媽干預我太多生活上的細節….,但這其中絕對沒有「討厭」或「不愛」的意思。我希望媽媽關心我(但不是只在乎成績、生活細節的那種)。我也希望媽媽快樂,也知道怎樣做媽媽會快樂,但又不願對媽媽付出,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會有這麼多矛盾複雜的情緒?這些

5、令我很不安、很害怕,到底我是怎樣一個人?但是有一點我相當肯定:我真的很愛我媽媽!簡老師!請您去除我的迷惑好嗎?一個迷惘的學生敬上迷惘的同學:在進入主題之前,我先來解釋:「溝通」,所謂溝通者,就是雙方互相發出訊息,讓對方了解、接受的過程。有效的溝通以雙方達成共識為最佳。而這種溝通能力包含了說話的技巧、洞察事情的智慧、覺察環境、人我變化的敏感,以及說服對方的自信,這種能力是自幼從與家人彼此互動的過程中學習、累積而來。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多數家庭裡每天都在演出這樣的劇本:爸爸或媽媽對孩子喊:「去讀書!」「去睡覺!」「不要看電視!

6、」「考這什麼成績?可以見人嗎?」當大人在說這些話的時候,可以沒看到孩子的臉,可以不注視他的眼,也可以不必在乎他們到底有沒有聽到?也可以不必理會孩子有沒有體會到父母「真正的」心意,也可以解釋說「這不是在罵」。但從孩子的觀點接受這種事實:那就是感受到一大堆情緒的發洩、一大堆斥責的字眼,心裡根本沒有機會或習慣去咀嚼父母話裡的真正含意,其實是:「孩子!時間寶貴,健康重要。快把該做的事做完,快去睡吧!」「現在社會競爭這麼激烈,看你這麼一副懶散的樣子。有了聰明而不努力,將來可怎麼辦呢?」我們也依稀可以看到孩子放學了,媽媽回家了。媽媽忙

7、家務,孩子迫不及待的繞著媽媽轉,報告學校裡發生的大小事情。這時候的媽媽:下焉者罵孩子不懂事,「沒看到媽媽在忙嗎?滾一邊去!」中焉者要孩子等妳手邊的工作告一段落再說。等到手邊事做完,又有新的事情要去忙;於是忘了對孩子的承諾,到夜深時才想起來,孩子已經睡了。久之,孩子再也提不起興致與媽媽談話了。我們還可以看到有一種權威型的父親,和孩子談話就像在逼口供,面對這樣的聲勢,孩子結結巴巴的說不出話來;還有的孩子講話就猶如天馬行空,抓不住重點;這對一向心急口快、能言善道的父親而言,難以忍受,猛然大喝一聲:「長話短說!」「說重點!」孩子受

8、此驚嚇,舌頭更加打結,說不出話來;看到這種樣子,父親更生氣了。從此,這孩子只要看到大人、男人,都「類化」成爸爸,都講不出話來。想想看:這種家人彼此之間互動的模式到底提供了我們下一代何種品質的溝通學習?每次看到電視call-in的節目,那些表達者面對有限的時間,透過電話要向社會大眾說話時,「文不對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