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语法概说

第一节 语法概说

ID:43280584

大小:146.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9

第一节  语法概说_第1页
第一节  语法概说_第2页
第一节  语法概说_第3页
第一节  语法概说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一节 语法概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学“语法”作为一个术语,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客观存在的语言的结构规律,如“说话、写文章要合乎语法”中的“语法”,就是指客观存在的语法规则本身;二是指研究、描写语言结构规律的语法学说或语法著作——即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律的科学。语法学也简称为语法。如平时常说的“学点语法、修辞”中的“语法”,实际上指的是语法学知识。二、语法单位v语音、词汇、语法都是语言的要素。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形式,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则是语言的结构规律。v语法是研究语言中组词成句的规律的。研究语法,就要从语法的角度,确定

2、语言单位,所以我们又把这些语言单位叫做语法单位。汉语共有四级语法单位,那就是语素、词、短语(词组)、句子。v语素是最小的语言单位,是构成词的材料。语素是语言的备用单位。v词是由语素组合而成的,短语是由词组合而成的。词和短语也是备用单位,但它们是造句单位,它们不仅能够组合成句子,而且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一个词或短语就能成为句子。v句子由词或短语组成,它是能表示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能完成一次简单的交际任务的语言最基本的使用单位。语言单位能够协同起来成为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就是靠组合。汉语中语言单位的组合要依靠一定的语法手段。汉语没有

3、印欧语言那种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汉语的语法手段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语序,一个是虚词。语序是指语言单位的排列顺序。语序不同,语言单位组合后的结构关系和意义往往也就不同。例如,“牛奶”和“奶牛”,“生产”和“产生”。语言单位在组合过程中,用不用虚词,用的虚词一样不一样,也都直接影响到组合后的结构关系和意义。例如,“四川出产的橘子”和“四川出产橘子”,“我和妈妈”和“我的妈妈”。综上所述,语言单位的组合不是任意的,而是有一定规律的。三、语法的特点语法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概括性/抽象性。我们平时讲话、写文章,所用的词语是成千上万的,句子的数

4、目也多得难以计算,但句子的类型却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从许多词和句子里归纳出来的有共同特点的一般的语法规律是有限的。语法的另两个特点是它的生成性和递归性。语法还具有稳定性和民族性的特点。-4-四、语法中的几个名词术语(这部分内容仅供同学们参考)语法意义和语法手段每一个语法现象都有语法意义和语法手段两个方面,研究任何一个语法现象都必须从这两个方面来说明。为了能更好地理解现代汉语的一切语法现象,下面我们介绍一下语法意义和语法手段这两个名词术语。1语法意义v有人给“语法意义”下过这样的定义:“语法意义是指语法单位〔或结构体〕由一

5、定的语法形式表示的内部结构意义和外部功能意义”。v“句法、语义、语用的意义都是语法意义”(范晓、胡裕树《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见《中国语文》1992年第4期。)。语法意义是多种多样的,汉语里的语法意义类型,大体有以下几种:(1)关系意义关系意义是指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显示出来的意义。例如:①客人来了。(主谓关系)②来客人了。(动宾关系)③我和朋友(联合关系)④我的朋友(偏正关系)⑤年青(主谓式)⑥青年(偏正式)例①、②中的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是句子中的词与词在组合时显示出来的语法意义;例③④中的联合关系、偏正

6、关系是短语中的词与词在组合时显示出来的语法意义;例⑤⑥中的主谓、偏正是构成词的语素与语素在组合时显示出来的关系。(2)抽象意义从语法单位具体的词义、句义中按语法特点概括而成的语法意义。例如“走”“看”“学习”“讨论”“研究”等词都有具体的、不同的词义,但在语法里却不管它们各自具体的词义,而认为它们都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它们共同的语法特点把它们概括成“动词”这种抽象的语法意义。又如“美丽的北京”、“无限的温暖”、“惊人的毅力”等短语也都有不同的语义,语法不讨论这些短语的具体语义,而根据它们共同的语法特征把它们概括成“偏

7、正短语”这种抽象的语法意义。又如“你去过北京吗?”“他到哪里去了?”“今天是星期几?”等句子都有具体的、不同的句义,语法也不讨论这些句子的具体语义,而认为这些句子都是表示疑问的,都有一个高升的语调,根据这些句子共同的语法特征,把它们概括成“疑问句”这种抽象的语法意义。(3)功能意义指语法单位的功能用途。例如:“词”和“语素”在功能上的区别是:词可以用来造句,语素只能用来构词。名词和动词在功能上的区别是:名词一般不能单独作谓语,而动词可以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形容词和副词在功能上的区别是:形容词能作定语、谓语等基本成分,副词只能作-4

8、-状语、补语等附加成分或连带成分。又如“是”,当它用于主语和宾语之间起联系作用时,是动词;而当它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肯定、强调语气时,则应归属副词。这是两个不同的功能意义,因此应是两个不同的“是”。还有,关于虚词,主要就是表示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