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85年以后的小说创作

第三章85年以后的小说创作

ID:43280745

大小:48.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8

第三章85年以后的小说创作_第1页
第三章85年以后的小说创作_第2页
第三章85年以后的小说创作_第3页
第三章85年以后的小说创作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85年以后的小说创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 1985年以后的小说(掌握,6学时)第一节 寻根小说一、寻根小说概说1、寻根文学的背景v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面对快节奏的生产生活的压力,人们很疲惫,压力很大需要回归;1985-1986年关于文学主体性的讨论中提出文学对人性的呼唤v文学自身规律的制约v外来理念的冲击:西方世界反科学主义思潮---欧洲的超现实主义---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寻根文学2、寻根文学的定位和反思v寻根文学是一次文学寻找自我的思潮:寻找民族文化民族文学的自我;寻找作家的个性自我v寻根文学带有复古的倾向,大多数作家往往忽略对民族性的真正解剖,缺乏

2、对当代生活的指导意义,忽略对现实社会人生问题矛盾的揭示,从而导致作品与当代现实的疏离,造成几年后的衰微.二、阿城的《棋王》等小说1、阿城:原名钟阿城(1949-),中国当代作家。北京人,出生于1949年清明节。中学未读完,“文化大革命”开始,去山西农村插队,此时开始习画。为到草原写生,转往内蒙,而后去云南建设兵团农场落户。在云南时,与著名画家范曾结识,两人超过“代沟”而成莫逆之交。“文革”后,经范曾推荐,《世界图书》编辑部破格录用阿城,作者重返北京。回城后曾在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东方造型艺术中心、中华国际技术开发总公司工作。现旅居国外。1979年后,

3、阿城曾协助父亲撰写《电影美学》。从马克思的《资本论》、黑格尔《美学》到中国的《易经》、儒学、道家、禅宗,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阿城在与父亲的切磋研讨、耳濡目染中,博古通今,为其此后创作风格的形成进一步奠定基础。阿城于1984年开始创作。其处女作《棋王》一发表,便震惊文坛,先后获1984年福建《中短篇小说选刊》评选优秀作品奖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三、韩少功的《爸爸爸》等小说1、韩少功:41953年元旦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68年初中毕业时仅15岁,就作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到湖南省汨罗县汨罗江边的天井乡务农。1977年正式开始文学创作。1978年考入湖南

4、师范大学中文系,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多有作品问世,并引起一定社会反响。《西望茅草地》和《飞过蓝天》分别获1980、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大学毕业,到湖南省总工会工作,先后任《主人翁》杂志编辑、副总编。1985年3月在《作家》上发表《文学的根》一文,提倡文学应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在文艺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6月发表中篇小说《爸爸爸》,亦引起一定反响。同年到湖南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并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他的小说多取材于知识青年生活和农村生活,以思想蕴含的丰富性与深刻性独树一帜,被翻译成英、法、俄、意等多种外国文字。⑵从

5、阿Q到丙崽:对批判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鲁迅,以“巴人”的笔名发表了《阿Q正传》,反映了那个特定时期中国社会政治斗争和文化反思冲突的某些本质内容,成为我们民族苦难历程和悲剧历史的一面镜子,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意义。而在80年代中期,致力于民族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地反思与考察的作家韩少功的《爸爸爸》则在继承《阿Q正传》批判传统的基础上又具有创新的时代意义。尽管处于不同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但依然可以看出两部作品间的异同点。首先,《阿Q正传》有着清晰的时代和社会背景,而在《爸爸爸》中作者却有意隐去了它的时代和社会背景。

6、《阿Q正传》所描写的是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农村,在全景式的规模中,在深广的民族文化背景上,通过被残酷现实作践、愚弄、扭曲的形象——流浪汉雇农阿Q悲惨的一生,概括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历史画面和人文精神心态轨迹,生动地画出了现代中国社会和人生。而《爸爸爸》则像一片民族文化的遗迹,超越了时间的风化,成为一块历史的活化石。它只有一个地点——“鸡头寨”,但这村寨也不知来自何处。其次,鲁迅笔下的阿Q虽然有夸张的成分存在,但仍旧属于写实的范畴,并不乏现实中人的丰富性和具体性。相比之下,丙崽这一人物形象虽然看似写实却已高度变形,他的形象是耐人寻味的,

7、丙崽就是这样一个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形体上都处在童稚状态,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返祖现象的人物形象,由于他身上的特征和鸡头寨人的行为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因而可以感受到他们身上所共有的蒙昧、愚痴和麻木。再次,阿Q与丙崽在遇到困难与迫害时,采取的方式不同。众所周知,阿Q身上有着典型的“精神胜利法”的因素存在,而在丙崽身上则体现出一种人类童年心态的象征。阿Q形象之所以具有典型性与他的“精神胜利法”是密不可分的。而在《爸爸爸》中,丙崽的智力尚滞留于儿童最初的感知运动水平,他遵循的是以感知为基本方式、以模糊为特征的自然思维。也就是说,是没有任何理论依据的,完全是凭着自

8、己的感觉在走。鲁迅借助了他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深刻洞察力,塑造了阿Q这一人物形象,而韩少功则深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