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三校期中联考高一历史问卷

201711三校期中联考高一历史问卷

ID:43281413

大小:195.96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28

201711三校期中联考高一历史问卷_第1页
201711三校期中联考高一历史问卷_第2页
201711三校期中联考高一历史问卷_第3页
201711三校期中联考高一历史问卷_第4页
201711三校期中联考高一历史问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11三校期中联考高一历史问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三校联考咼一历史木试卷共14页,76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0小题,每小题1分,共70分。1.屮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历经几度变迁。秦汉主要有郡、县两级,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设置为路、州、县三级。元朝时期,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下设路、府、州、县。以上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地方行政机构数量增长C.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加强B.县是最稳定的行政机构D.地方管理制度趋向成熟2.周代王位继承制度一改“兄终弟及”为“父死子继”,然,王的儿子有嫡、庶之分,嫡子有长、幼之别,于是又规定“立子以

2、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等。该制度的核心标准是()A.年龄长幼B.贤良优次C.出生贵贱D.血缘亲疏3.西周分封时,青铜器被作为权力象征的礼物,由周王赐给诸侯,诸侯带着它去建立自己的领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多转向实用,礼器的比例减少。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青铜器铸造水平停滞不前B.青铜器的实用价值大C・“礼崩乐坏”的局面形成D.铁器逐渐取代青铜器4.夏商周三代,宗庙位于国都屮心,据《礼记•曲礼》记载:“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牲口房和库房)为次,居室为后。”这说明三代()A.祖先崇拜占据重要地位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等级制度彫响

3、日常牛.活D.重视农业成为社会共识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到:“以政制言,中国自秦以下,即为中央统一之局,其下郡、县相递辖,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言'封建’”。此处“封建”是指()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6.石陪华在《中国历史纵横》写道:“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材料说明()A.宗法制度为封建社会所沿袭B.宗法观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封建社会的发展A.封建社会政治统治腐败无能B.家国一体的政治模式不利于传统科

4、技的进步1.郡县Z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Z……秦z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Z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材料意在说明()A.郡县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B.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C.郡县制优于分封制,其危害小于分封制D.郡县制与分封制互有利弊,应相互借鉴2.秦朝时三公之下有九卿: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少府,掌管皇室财政;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宮廷御马;……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物……这反映了九卿()A.职权细化,各负其责B

5、.服务皇室,君权至上C.政务繁杂,中央集权D.官员众多,权力分化3.杨师群在《中国历史的教训》一书中说:“皇帝(始皇)的威权还表现在为民立极,他不但是天下的道徳表率、人们的行为楷模,而且要对臣民的道徳规范和行为准则作出详尽的规定……因为皇帝不仅是天下最有权势和威严的统治者,还是最聪明、最伟大的圣主。”根据上述材料不能看出秦始皇()A.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威严B.承担了思想文化导师的角色C.通过立威和表率实现了对民众的绝对控制D.把专制王权的范畴扩展到新的领域4.有学者指出,可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阶段。从封建转向帝制是第一

6、次转型,下列选项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A.由“公天下”至“家天下”B.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C.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型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11・下图是屮国唐朝三省六部制和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实质问题的选项是A・唐朝的制度更为先进B.唐朝的决策权在尚书省和皇帝C・美国的制度更符合美国国情D.唐朝是专制制度,美国是民主制度12.李治安教授认为:"行省性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屮央分驭各地,主要为屮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双重性是指既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B

7、.在职能和权力行使方面既中央集权,同时又体现出地方分权C.对行省的有效监督及行省内部分权制衡,避免行省过于专权D.在权力结构上实行集体领导与民主集屮制相结合的权力结构13.针对汉初诸侯国势力强大,大臣主父偃上书汉武帝,提出了一个妙计,它既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这个妙计是()A.郡县制B.“推恩令”C.诛晁错D.清君侧14.如何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统治者绞尽脑汁思考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或制度的推行,较好处理了屮央与地方关系的是()①元代的行省制②明代的内阁制③美国国会的两院制④美国的联邦制A.①②B.①③

8、C.①④D.③④15.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特点之一是: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