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D:43286230

大小:153.34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28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1页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2页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3页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4页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元素”一词中的“元”意谓本源、本根,“素”意谓未被分割的基本质素。“中华文化元素”,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铸造的具有中国气派、屮国风格、中国韵味的基本质素,如阴阳和谐、五行相生相克、民本思想、区别于拼音文字的形义文字等。它们生长发育于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中,蕴藏于中华民族的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中,为

2、海内外华人所认同和信守。中华文化的不同级次、不同门类包含着各具个性的元素。如水墨画的书画同源、墨分五色;武术的技艺合一、刚柔相济、讲究武德;园林的天然雅趣、可居可游可赏等。可见,文化元素绝非神秘存在物,从来都与民族、民间的文化实践相共生,始终附着并体现于器物、制度、风俗之中。屮华文化元素之于中华文化事象、文化符号,如魂之附体、影之随形,须臾不可分离。从诸多文化事象、文化符号中,可以提取、揭示中华文化元素的精魂。汉字及汉字文化,是彰显中华文化元素的典型案例。世界上各种文字都从象形文字进化而來,多数文字

3、从象形走向拼音,而汉字则从象形走向表意与表音相结合的“意音文字”。近有学者将汉字归为“拼义文字”,即注重语义拼合的文字:首先创造多个视觉符号作为表达万象世界的基本概念,然后将这些符号组合起来,用小的意义单位拼合成大的意义单位,表达新事物、新概念。自成一格的汉字创发于屮国,是世界上仅存的生命力盎然的古文字。它主要传播于东亚,成为东亚诸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互动的语文载体。在古代,屮国长期是朝鲜、越南、日本等东亚国家的文化供给地;至近代,日本以汉字译介酋方文化,成效卓异,日制汉字词中国多有引入。

4、汉字在汉字文化圈诸国所起的作用,相当于拉丁文在欧洲诸国所起的作用。故有学者将汉字称为“东亚的拉丁文”。汉字是中华文化系统中影响最深远广大的文化符号。作为中华文化元素重要内容的汉字,造就了一种具有特殊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文化系统。它区别于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和欧洲文化。汉字文化圈是一个有着强劲生命活力的文化存在,是世界上颇具原创性和传承力的文化圈之O内蕴于文化事象、文化符号的中华文化元素并非凝固不变、自我封闭的系统,而具有历史承袭性、稳定性,因而是经典的。它同时具有随时推衍的变异性、革命性,因而又是时

5、代的。中华文化元素也是在世界视野观照下、在与外域元素相比较中得以彰显的,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屮华文化元素是构建当代屮华文化的基本成分之一,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民精神的重要资源。开掘并弘扬中华文化元素,有助于加深中华文化对国人的感召力、亲和力,促使人们增强历史敬畏感和时代使命感、提升民族口信心和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的口觉性。此外,通过发掘蕴含着中华文化元素的文化事象、文化符号,彰显可亲可敬的屮国风格,并将其传播给异域受众,可以推动屮华文化“走出去”。(选自2016年1月21日《人民日报》,作者冯天瑜,

6、有删节)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文化元素既有经典性又有时代性,既是屮国的又是世界的,是构建当代屮华文化的基木成分之一,开掘并弘扬之,意义重大。B.从象形走向表意与表音相结合的“意音文字”的汉字,作为中华文化元素重要内容,造就了一种具有特殊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文化系统。C.屮华文化元素生长发育于屮华民族生活、思维方式屮,蕴藏于屮华民族器物、制度、行为、观念等文化中,为海内外华人所认同和信守。D.屮华文化元素并不是一个凝固不变、自我封闭的系统,它具有历史承袭性、稳定性,是塑造国

7、家形象、提升国民精神的重要资源。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华文化元素是指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通过不断熔铸而形成的较为稳固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屮国韵味的基本文化成分。B.日常所见的诸多中华文化事象、文化符号,如魂之附体、影之随形,与中华文化元素共生共存,须臾不可分离。C.从象形走向拼音,是世界上多数文字进化的基本趋势,而汉字则是从象形走向表意与表音相结合的“意音文字”。D.汉字创发于中国,是世界上仅存的富有生命力的古文字,是东亚诸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互动的语文载

8、体。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字具有极强的造词能力,如以“电”为词干可组成电灯、电话、电脑等词语,可准确而形象地表达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概念。B.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的四大发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采用的“中国红”,都具体体现了中华文化元素的经典性和时代性。C.春联、福字、窗花,象征吉祥如意的红灯笼,以“孝”为载体的家国天下情怀,这些都是中国文化中的民俗文化事象、文化符号。D.美国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花木兰》等演绎中华文化元素并获得成功,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